刷屏!前员工被拘251天后无罪释放,华为首度发声

没想到华为会陷入漩涡当中!近日,因前员工被诉敲诈勒索遭拘251天后无罪释放,华为登上热搜榜,全网刷屏。12月2日晚间,华为对此事首度作出公开回应:
华为有权利,也有义务,并基于事实对于涉嫌违法的行为向司法机关举报。我们尊重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检察院和法院的决定。如果李洪元认为他的权益受到了损害,我们支持他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起诉华为。这也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
据央视新闻12月2日消息,华为前员工李洪元离职后被起诉敲诈勒索,羁押251天后,因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释放。近日,李洪元接受多家媒体采访并表达了个人诉求。据报道,深圳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局表示正在了解处理此事。
据第一财经报道,12月2日晚间,在看到华为官方的正式回应后,华为前员工李洪元表示:“大家看看先,我听全国人民的。”
华为251事件经过
综合各大媒体报道,华为251事件的经过大体是这样的:
华为前员工李洪元于2005年10月入职华为,2018年1月离职,离职前在逆变器销售管理部工作。其因离职补偿金额与公司意见不一,双方商谈同意给李洪元补发331576.73元离职补偿。2018年3月8日,该笔款项扣除税费后由部门秘书的个人银行账户转款304742.98元到李洪元账户,交易摘要为“离职经济补偿”。
2018年12月16日,深圳市公安局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将李洪元刑事拘留,经检察院批准,李洪元于2019年1月22日被深圳市公安局逮捕。公安机关审查起诉认定,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李洪元以向华为公司上级审计、稽查部门举报其部门主管在部门业务上存在违规操作的行为进行要挟,从其部门主管处勒索人民币30万元。2018年3月8日,被害人被迫通过部门秘书的个人银行账户向李洪元的银行账户转款人民币30万元。
经龙岗区人民检察院审查并退回补充侦查,仍然认为深圳市公安局认定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决定对李洪元不起诉。2019年8月23日,李洪元无罪释放,期间他被羁押了251天。11月25日,龙岗区人民检察院又出具刑事赔偿决定书,决定对李洪元予以国家赔偿。因为羁押251天,给予国家补偿10.7522万元。
华为陷入争议
该案件被曝光之后,遭遇全网刷屏,一时之间华为陷入争议当中。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其微博上评论说,李洪元的遭遇非常令人同情,司法机关最终判他无罪,并给予国家赔偿,这是事情对错一锤定音的结论。
他认为,公众同情弱者的情绪是健康的。华为是个强大的公司,它的一名前员工因为与公司发生了纠纷,受到了这样的不公正对待,这非常让人遗憾,很多人出于朴素的感情对华为产生一些负面情绪,也是正常的。
胡锡进表示,支持这件事情以更加公平、合理而且有温度的方式彻底解决。与此同时,不主张将这件事情过度上纲上线,用它来对整个华为公司进行道义上的否定。客观说,华为的管理总体上是比较科学的,综合效果也是比较好的。据报道,华为每年要投入巨额资金用于优化公司的管理。华为不仅在5G网络技术走到世界前列,它还为中国培养锻炼了大批人才。对这样的公司,不应因为一个孤立事件就给它扣上沉重的大帽子,贴上不应有的标签。
当事人:暂未考虑起诉华为
据报道,12月2日上午,李洪元说:“最近各种各样的声音,搞得我有点晕。目前这件事还很热,想暂时冷一冷。现在心情很不好,想休整一下。”而根据此前媒体报道,李洪元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并非主动曝光此事,其拿到相关文件后分享到离职员工微信中,结果流传到网络上引起舆论发酵。另据其介绍,因2016年举报所在部门业务造假,他明显感到被针对。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李洪元的妻子表示,媒体各种解读远超出他们的预料,因此他们决定不再接受记者采访。“原本是《刑事赔偿决定书》出来后我们想发在华为内部的论坛心声社区上澄清一下,但没想到有人发到外网了,引发网络上各种讨论,各种猜测都有,我们就想出来澄清说明一下我们的真正想法,但即便这样我们说的话媒体还是各种解读,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控制。”
“我们原本还是希望能跟华为高层和任总能够沟通一下,但现在消息出来后相当于有了沟通渠道了,我们也就不要求一定要当面沟通了,但我们还是希望华为能给我们一个道歉,毕竟是他们误告才导致这件事。”李洪元妻子表示,暂时还没有考虑到是否会起诉华为,“这都是未来长远的事情了,暂时还没有考虑到这点。我们还是希望有个道歉。”
据第一财经报道,12月2日晚间,在看到华为官方的正式回应后,华为前员工李洪元表示:“大家看看先,我听全国人民的。”
有律师表示,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单位、个人的确均有向公安机关举报犯罪的权利。但由于诬告陷害罪不是单位犯罪,因此华为并不构成此罪。不过,向公安机关举报该员工的人若涉嫌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可能涉嫌《刑法》二百四十三条的诬告陷害罪。
但需要注意的是,诬告陷害罪需要有证据证明举报者存在捏造、夸大、隐瞒事实行为,存在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企图。据此,该举报者是否涉嫌诬告陷害罪应当由检察机关结合现有证据进行衡量,若该举报者为“错告”或者“检举失实”,则不构成诬告陷害罪。
推荐
-
赵志军:“工业大麻”也不能“乱抽”,题材炒作就“过眼云烟”2019-12-10 21:08:43
-
时隔七年后CPI“破4”,这个板块却直线下挫!2019-12-10 13:34:18
-
融资客连续五天买买买2019-12-10 16:40:11
-
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2019-12-10 19:58:30
-
投资分析的三大核心理念!2019-12-09 22:17:53
精品说说更多
- 1点掌活动发布:竞猜上证指数,赢100牛券!(12月11日周三指数竞猜进行中!)
- 2150****0199:邮储银行首日收阳意义重大
- 3解码公司:【观点】张心朔:个股期权出来之后,大家所熟知的量价关系将会失效!
- 4财富广角:【观点】季梦杰:科技股“涨疯了”,后市这样买!!!
- 5点掌活动发布:竞猜上证指数,赢100牛券!(12月10日周二指数竞猜进行中!)
- 6机构看股:【观点】李岱:不用担心外资不来了,“四川金顶”很好抓!
- 7王雨厚:A股的四大制造业之王,股价还在创历史新高!
- 8名家视点:【观点】李岱:注意!周初是减仓而不是加仓!
- 9主题投资:【观点】毛利哥:利用巴菲特烟蒂理论投资!
- 10王栋:苹果股价出现调整,无线耳机何去何从?!
猜你喜欢
实盘数据 点掌实盘说明
- 重组100
- 成长100
- 蓝筹100
- 一周
- 一月
- 三月
- 六月
- 一年
- 创建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