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五,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也会是资金博弈的节点。指数层面不需要过多担心,即便回调也有3419进行支撑,更多的就是观察抢筹资金去的方向。
目前来看是大金融和固态电池。固态电池没什么好说的,有中军、有情绪前排,也有跟风小弟,所以固态未来必将会成为下一阶段的主升题材之一。很多人可能说昨天的高标炸了,固态行情已经结束了,但那是主力主动卡异动,但也不要想着今天直接反包,跌下去才是机会,直接反包反而触发异动,提前结束,所以就要观察今天固态后排谁能顶住分歧走一字。
而大金融分为两个方向:传统金融和弹性金融。传统金融主要就看券商,券商昨天分歧就看今天资金承接情况怎么样,应该会有资金博弈周末消息发酵拿先手,那么我们也应该提前布局。而弹性金融方向就看稳定币,稳定币昨天冲高也迎来一波分歧,所以依旧看今天资金承接力度,因为这轮金融行情一定是传统金融点火,弹性金融表演的局面。
军工的逻辑就看9月3日的阅兵预期,以及重组预期,所以还是需要锚定前排,长城的晋级情况。虽然昨天发散了海工装备细分,但也不妨碍资金在内部进行高低切,所以喜欢军工这条线的,建议博弈换手趋势品种。关注我,有岩说主力!
今天指数和情绪看修复,原因有二:其一冰点之后接修复,金融会议也开了,议息会议也出来了,弱修复一下不过分吧。其二昨日尾盘有资金回流稳定币、创新药方向,至于今天高切低延续稳定币行情,还是说昨天毕业照,就需要留意集合竞价,如果前排依旧有稳定币的品种,且是新面孔,那就是高切低,如果4进5那个情绪前排直接被核,那稳定币今天就比较难,不过昨晚美股稳定币表现尚可。冲突线昨天也是割裂的一天,前排全部晋级4板,形成梯队效应,那暂时可以看到6板,有望冲击7板打开市场高度,但后排表现就差了,所以我们要关注换手,只有充分的换手才能走出高度。昨天首日爆发的AI硬件端,包括但不限于CPO,PCB,铜缆,消费电子等,主要也是博弈两个原因,其一博弈中报业绩预期,其二这些都是机构类布局方向,只能考虑趋势换手品种进行低吸。创新药就看20厘米的弹性品种,如果今天稳得住,那低位就存在补涨行情。
昨天是指数和情绪双回调,盘面整体呈现强分歧,今天叠加陆家嘴金融论坛的预期,理论上是看修复,所以以数字货币为代表的弹性金融方向预期内存在一定的赚钱效应。但如果这个论坛反馈一般,指数就有进一步向下回调的可能,不过即便回调也不用惊慌,因为也只是属于预期内的回调,指数将会在六月底,七月初爆发。今天重点观察的就是弹性金融的反馈,再做抉择。
地缘政治影响的冲突线,短期内会持续发酵,主要是四个方向:核电、港口航运、原油和军工,但是这条线的尴尬在于过于依赖消息刺激,会随着时间的拉长,板块内部伴随消息轮动,略显无序性。昨天原油核心经历了一次强分歧后的走强,其实就是消息刺激,所以重点关注的是相关消息面带来的机会,且只能聚焦核心方向,进行低吸。
创新药昨天随着港股创新药板块的下杀带来的负反馈,今天需要锚定昨天冲高回落的前排弹性核心,如果今天反包修复,那低位未完待续,但如果持续负反馈,那么创新药就进入到淘汰赛,不过主观认为还是前者概率较大,因为自6月3日开启高潮之后,一直是机构类资金在布局,退出没有那么快。
其他方向,如稀土、固态电池、IP经济、化工等方向依旧是轮动行情
今天指数和情绪都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主要原因明天是618陆家嘴金融论坛的预期,不过考虑到会影响金融方向,但金融方向主要看弹性金融,如稳定币,今天这些方向如果开出来不涨停的就要低看一眼,昨天是题材高潮,今天次日不接强者恒强,也不去做分歧品种的抢修复,那就只能等分歧结束后再低吸换手上来的核心品种进行试错开仓。风险点在于昨天是缩量拉金融,今天如果还是不能放量会冲高回落。中东地缘政治所代表的冲突线会随着冲突的升级和降温导致相应方向走反复,过于受外部因素影响,今天如果前排分歧,资金承接不到位,明天很可能就是一个风险点,确定性不及其他题材,如果想做这条线就观察核污染防护概念和化工方向。今天可以考虑的方向:创新药、IP经济、稀土永磁,固态电池等,最后再提醒一个板块,房地产。这次的618极可能会提及一些针对房地产方向,而且近期也有资金在这里博弈拿筹码。
指数无话可说,依旧围绕3388-3400点震荡,即便下一个台阶,也就3353-3388点,区间很窄,无需惊恐。板块上依旧是电风扇行情,还是围绕稳定币、汽车零部件、化工(主要是农化)、医药、电力方向。今天虽然外围有一些动荡,但对我们影响不大,不过石油、黄金等品种给到一个套利方向。情绪上,苏超延伸到了川超,但是前排已经主动控异动,那后排就需要锚定前排,这里最好的依旧是前排无视异动,带领服务消费,理由就是昨天尾盘依旧有资金回流,前排不死,后排就有溢价空间。消费方向,昨天迎来一定的加强,但需要留意分歧之后的加强。现在操作层面就是需要有先手性,卖权在手,风雨不惧。
指数目前来说没有太大的系统性风险,今天依旧是围绕3388进行攻守,上周就一直说,指数在当下位置的进攻就是为了测试3400点的套牢盘,大阳或大阴是最好的方式,果不其然,昨天大阴带量,说明有一定的恐慌盘释放。接下来指数其实并不需要太多恐慌,即便回调,下方也有3353做为支撑,最不济也不会回补缺口,最多到3333附近。今天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昨天割裂的题材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核电、医药、固态电池,甚至是苏超概念。昨天都有品种在内部做了分离,所以重点关注昨天回调较大的品种,如果今天指数回暖,这些品种不能修复,那就低看一眼。个人主观上还是看医药+核电,因为之前就一直强调他们会是六月的主线。而核电我们更是整个五月都关注了,相信大家也很熟悉了。情绪上,今天7进8可以成功,进一步打开市场高度,那么对于后排跟风选手来说,也是接着奏乐,接着舞,依旧是抱团行情。昨天指数跳水时,港口、稀土等防御属性体现的玲离尽致,所以接下来指数下行,他们能否顶着压力向上冲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请输入手机号码,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请放心
请输入右侧图形验证码
请输入接收的短信验证码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