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旗下《金融时报》刊发署名赵洋的文章称,要在创新发展中提高监管能力,在监管中推动稳健发展,构建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新格局,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的强大合力。对于当前的监管加强与市场阵痛,文章认为:
“当前加强金融监管、温和去杠杆的系列举措,既不是所谓“休克疗法”,更不会“引爆雷区”,而是要化解金融业改革创新快速发展中滋生的种种隐患,弥补监管短板,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的强大合力。市场各方对于当前金融强监管去杠杆要有稳定预期,无需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今天上证指数低开后冲高反抽20天均线后,即一路走低,再度考验5月16日低点。技术面上,上证指数一旦下破此位,则有可能再探前期低点,拭探双底构筑的可能性。
所以,上证指数下档支撑,首先看5月16日低点,次看5月11日的低点。
今天保险和银行等权重股走强,再次发挥了虹吸效应,将有限的资金吸引到这些权重股当中,导致中小创和次新股再度失血,尤其是次新股跌幅较大,部分品种再度跌停,引发了市场技术性抛盘。
目前整体策略还是防守,确保资金安全仍为首选。在此前提下,适当仓位关注一些弱周期滞涨的消费类股票。目前最典型的包括两类:
一、乳制品行业。
从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来看,我国乳制品消费量远未达到饱和状态。我国人均乳品消费量与其他乳制品消费大国如印度、美国和欧洲差距巨大。即使是饮食习惯较为相近的日本和韩国,人均消费量也是我国的2倍左右;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南非和墨西哥的人均消费量是我国的3倍左右。常温酸奶过去三年复合增速80%,未来仍有望快速发展。
常温酸奶2015年预计市场规模在130-140亿元,同比增长70%左右,过去三年复合增速约80%,未来仍有望较快发展。按照未来5年20%-25%复合增速计算,到2020年常温酸奶规模有望达到350-400亿元左右。相关龙头品种,值得中长线研究。
二、医药行业细分领域。
医药行业2017年一季度增速稳定,医药行业整体毛利率为30.5%,略有提升。营业收入方面,行业整体增速稳定,依靠内生力量缓慢增长的公司居多。
数据显示,营业收入增速在0-30%的公司有146家,包括爱尔眼科、恒康医疗、通化东宝、福瑞股份、翰宇药业、九安医疗、康弘药业、丽珠集团、步长制药等“白马股”。该区间的公司数量比重最多,占比为60%。
营收增速在30%以上的公司有50家,占比21%,包括西藏药业、诚志股份、四环生物、开立医疗、万孚生物、宜华健康、美年健康、赛托生物、片仔癀等。这些公司营收高速增长基本来自外延收购资产并表,或产品提价。
2017年一季度,,行业三大费用率稳中略降,整体销售费用率为12.5%,管理费用率为6.6%,财务费用率为1.0%。近3年来,受行业整合趋势加快的影响,并购案例增长迅速。
医药行业扣除短期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后的利润增速为25.3%,较行业平均增速12.3%高出一番,主要原因在于一季度上市公司的短期投资净收益同比下滑31%。
从细分领域看,随着2016年下半年价格回落,今年一季度化学原料药板块收入增速放缓,化药制剂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速均呈上升趋势,增速为14.1%,呈现小幅攀升趋势。生物制品板块包括重组基因药物、血制品、疫苗等差异较大的领域。重组基因药物板块方面,胰岛素、生长激素仍处于20%-30%的高速增长期,干扰素、部分多科室用药则面临增长压力。血制品2015年放开价格管控后,业绩在2016年招标中兑现,疫苗行业多数企业营收和利润下滑。
医疗服务行业处于蓬勃发展的成长期,营收规模持续高速增长。由于A股医疗服务标的较少,不少公司属于跨行业经营,医疗服务在其收入中占比较低,仅有眼科、口腔、体检等领域共9家公司属于真正的医疗服务公司,这些公司的整体收入增速为45.7%。相关细分领域的品种,不妨给予中长线跟踪关注。
风险提示
郑重提示:本人不会从事任何形式的代客理财、分成等非法证券业务,不会有任何形式的个人收款帐号,不会在任何公开场合,推荐任何具体投资标的,文中所提及的个股,仅是案例分析并非个股推荐,大盘分析和市场策略建议,仅供参考,据此买卖,盈亏自负!文章所用公开信息和数据,一切以官方公布的最终信息为准,本博主请各位投资者不信谣、不传谣,理性投资,谨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