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看朋友圈,很多朋友纷纷转发了新华社的相关消息;而今天沪深两地市场更是出现了集体反弹,截止到收盘为止,主板沪指更是上涨了50个点。
相信今天的上涨,不仅可以慰藉因前几天连续下跌,深受伤害投资者的心;甚至又会给一部分投资者继续看多的信心。那么沪指重回3400点,是不是意味着市场在这个位置上面真正止跌了?接下来整个市场趋势方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个位置,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是不是一个进场抄底的良机?
在昨天的文章中,笔者重点讲述了当下市场存在的三个主要矛盾。并且也是因为这些矛盾还没有根本性改变,因此判断这个位置还没有形成阶段性的底部。而面对今天市场大幅反弹,笔者依旧要强调当下市场中存在的三个重要特征,而是因为这些特征的存在,因此作为普通投资者,仍然要对后市保持谨慎,未来整个市场还存在继续震荡探底的可能。
「市场逻辑」
特征一,上证50指数的弱势并没有改变
客观地来说,今天带动整个市场出现大幅反弹的主要动能,来自于双创指数。截止到收盘为止,创业板指数上涨了5.32%,而科创50指数则上涨4.59%。但是当我们再关注一下近期持续颓势的上证50指数就会发现,该指数不仅在盘中仅仅上涨了0.89%,而且全天的走势则是明显高开之后震荡回落的态势。从这种情况来看,可以说在目前这个位置上面,上证50指数的弱势反弹,并没有改变近期整体弱势的态势,甚至短期内来看上证50指数还存在继续震荡回落的可能性。由于该指数中的成分股都是权重股,因此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佐证了上证指数未来也存在继续震荡探底的可能性。
特征二,整个市场再次出现“尴尬”的量能
从昨天开始,整个沪深两地市场较前几个交易日相比,出现了明显缩量的迹象。而截止到今天收盘为止,沪深两地市场的量能为1.25万亿,较昨天相比继续呈现缩量的迹象。如果从市场走势的角度来看,上涨过程中的量能只有超过下跌过程中的量能,才说明场外资金介入的意愿更强,从而可以判断市场这轮上涨可以走得更远。但今天这种上涨缩量的迹象,只能告诉我们目前来看,这轮反弹还只是短期行为;此外如果从整个市场下跌寻底的过程来看,只有整个市场呈现明显缩量迹象,则整个市场才有呈现阶段性底部的可能性。而1.25万亿的量能,仍超过7月份市场平均量能。所以这种既不放量,又不缩量的量能的存在,只能告诉我们市场仍在寻底过程中。
特征三,领涨板块依旧是近期高位的强势股
昨天领涨两市的板块,分别是医药、白酒和医疗;而打开今天市场涨幅榜来看,领涨的板块是半导体、有色、军工、锂电池、新能源车,而这些板块恰恰还是那些近期市场中处在高位的强势板块。不要忘记这轮市场调整的真正原因,就是借助各类利空消息,对于整个市场中的高位个股进行估值重估。而这些高估值板块集体回落是在周二才发生的,难道仅仅过了两个交易日,估值重估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显然这种可能性不大,因此今天这类板块的上涨更像一次集体性反弹,吸引那些坚信新“抱团”神话的投资者介入。当然笔者认为,这些板块中还有可以化解当下高估值风险的赛道及个股,但是并不存在这些板块集体性走强的可能性。相信这种集体走强的高估值板块,在明天就会出现分化的风险。
「热点策略」
今天笔者在这里再次表明对于市场短期走势的观点,即目前指数震荡探底的风险还没有释放完毕,未来从指数层面还要预防下跌的风险。勿谓言之不预,也希望上述的分析论据能有助于普通投资者,客观理性地看清当下市场中的主要矛盾。
从未来操作的机会来看,笔者认为一方面在于权重股中的金融板块,尤其是今天盘中券商板块再次出现了异动,不过目前来看券商板块的机会可能会集中在部分走出明显趋势性的个股中,这类个股建议普通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另一方面高景气赛道中,笔者还是对于军工和新能源车板块建议可以重点关注,只不过真正关注的时机是在第二轮市场震荡探底过程中,那些率先出现企稳或走强的个股,就是下一步该类行业中的方向所在。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今天的反弹也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身连续下跌后,市场存在反抽的要求,再加之有消息面的刺激,使得这次反弹的力度加强了。但是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任何一次政策或消息引发的“底部”,往往都不是市场真正的“底部”,只有在不断打磨中构筑的“市场底”,才是我们可以放心大胆介入的位置。
此时此刻,震荡探底的“严冬”已经到来,那么未来阳光明媚,可以抄底的“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