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财经直播行情分析网-阿牛直播

股票直播视频行情分析

学习炒股票、牛股预测、短线炒股技巧、股票学习视频教程、最新股市消息、股票行情分析

下周市场展望:7月难逾越,8月需整固!结构行情,遵循三原则!

刘欣 来源:刘欣 21-07-30 16:37

时光飞逝,一转眼地功夫,整个7月份的交易已经全部结束了。还记得在7月初的文章中,笔者对于7月行情的预判是,指数很难出现“翻身”的走势,并且在操作中要“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防范市场风险的同时,要积极把握个股的结构性机会。现如今回顾整个7月份的市场,主板沪指出现过最大近300点的下跌,而电和稀土成为7月份涨幅最大的板块。

进入8月份后,总体市场走势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笔者认为,8月初期主板指数还有进一步震荡回落的可能性;而进入8月中后期,指数方面维持横盘震荡的可能性较大。总体来说,8月份的市场会以整固为主;与此同时,个股的结构性行情依然会在贯穿整个8月份的市场,但是在方向上面会有新的变化。并且在8月份的操作中,作为普通投资者而言,需要遵循三大操作原则。

「市场逻辑」

原则一,指数趋势决定仓位配比

在结构性行情中,关注指数的作用不是简单地判断市场未来的趋势。而是通过关注指数的情况,来决定自己整体仓位水平。简单来说,当主板指数趋势向好,在仓位方面可以加重;反之,则需要在仓位方面做好一定的控制。从今天整体市场的走势情况来看,主板沪指并没有延续昨天反弹的态势,继续呈现出弱势震荡的态势。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今天盘中上证50指数再次创出今年以来的新低,这说明当下市场中权重类个股还没有真正企稳,因此在下周的市场中,不排除主板指数还有继续震荡走低的可能性。虽然这几天近期一些强势板块又出现活跃的走势,但是在主板指数没有真正企稳前,普通投资者在操作中要注意仓位配比。

原则二,防范“宁组合”出现震荡的风险

虽然从7月下旬基金公布的中报情况来看,“宁组合”代替了“茅指数”成为大资金新的“抱团”方向。但是客观地来说,目前多数“宁组合”的板块和个股处在高位,存在高估值如何化解的风险。因此在8月份的市场中,作为普通投资者,在一方面继续关注“宁组合”板块中的个股机会;另一方面更要防范基金再次进行调仓换股,选择新的“抱团”方向的风险。从本周三以来,虽然前期一些强势板块又出现了卷土重来的迹象,但是这些板块再次呈现出热点快速轮动的特征。而这种迹象也说明,资金在这些板块中运作也属于短期行为,未来需要防范该类个股震荡的风险。

原则三,关注高景气赛道和新的结构性机会

对于目前处在高位的近期“强势板块”而言,未来只能通过高成长性来化解该类板块“高估值”的风险,目前来看,像军工、新能源车以及有色等板块后续应该具备较高的成长性,因此该类行业的景气度还能在8月份维持;与此同时,在8月份的操作中还可以关注一下低估值的板块,以及具备高成长性目前仍处在较低位置的板块。而低估值板块方面,笔者建议重点关注农业、建筑和建材等板块,此外对于三胎概念而言,目前来看这不是简单二胎概念的复制,未来在这个概念中会有很多相关配套政策出台,因此该板块有可能成为8月份市场中新的成长性板块,值得重点关注。

「热点策略」

从今天市场的整体情况来看,虽然个股的结构性行情又出现逐步活跃的迹象,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又看到权重类个股还在不断震荡地走低。这种情况的出现,只能说指数风险目前还没有完全化解,未来市场还存在继续震荡的风险。此外,对于部分高位的板块和个股,还要谨防出现整体性调整的风险。对于上述高景气赛道的板块,要重点关注再次走强的个股机会。

从具体的方向上面,笔者建议在前期强势板块中,可以重点关注军工、新能源车和有色等板块的机会,而这类板块具备一定的高成长性,重点把握其中的个股机会;同时在新赛道中可以重点关注三胎概念中的机会。而相对稳健的投资者,则可以关注那些低估值板块,如农业、农药和建材建筑板块中的机会。

8月份的交易即将开启,在任何一个月的开始之前,我们都需要对于当月市场的趋势,个股的方向以及相关操作策略有一个总体的框架。同时在实际的操作中,还要根据市场的实际变化,进行不断地修正或改变。相信8月份的市场是充满挑战的,但同时又是充满机会的一个月。希望广大的投资者朋友,在8月份收获更多的机会。

机会,永远青睐于那些有自己“方法论”的投资者朋友们!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推荐

    点击输入您的评论(文明发言、理性评论,勿发恶意评论,禁止人身攻击)   请勿发任何形式的广告、勿私自建群、发布群号、QQ号或其他联系方式! 请勿向他人索要联系方式。请所有用户小心非官方QQ号,谨防上当受骗!
    

    精品说说更多

      推荐课程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友情链接: 股市大盘 股票投资
        版权所有: 上海点掌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22)
        互联网ICP备案 沪ICP备1304490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428号 沪ICP证:沪B2-20150089 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备案号:201708210015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31268888 网站安全值班QQ:800800981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绑定

        X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确定 取消
        X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