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参股有道》的第一篇文章,这篇东西理所当然要讲一下如何去做投资。但是在此之前我们要先做一个铺垫。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另类的话题,关于风险意识。这个题目大家看来一定不陌生,因为这四个字常常见诸报端,如果说另类的话,可能是我分析的角度另类而已。
为什么我会突然想起聊这个话题呢?因为我发现中国人一直缺乏风险意识,不过并没有一个什么契机,引起我来聊它,而最近偶然看到的一则新闻,提醒我该聊聊这个话题了,这则新闻的大致意思如下:
一位女士到国外旅游,淘了一堆宝贝,可能是随身行李装不下的原因,或许她没有带随身行李的习惯,把宝贝给托运了。结果行李箱丢了,谁知里面有2个比较贵的包和7个便宜一点的包,加上3瓶香水。虽然她没有说这些东西到底值多少钱。不过我估计,没有三四万人民币下不来。根据航空公司的规定,赔了她800美元,这位女士当然非常郁闷了。由于国外的奢侈品在中国的价格比在原产地高大约30%。因此,很多人出国时会买上大量的包包带回来。或者自己用,或者送人。
在美国硅谷南北两端各有一个奥特莱斯,里面从中档的coach、MK,到高档的Burberry、Prada、Gucci应有尽有。平时这店里没有什么顾客,像Gucci或者Prada这样的店,可能售货员比顾客都多。但是一到了节假日,来自中国两岸三地的客人就挤满了门店,以至于这些店从中端到高端都需要限量放人。
我问过一些朋友,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东西回去,他们告诉我,省下来的钱都够一张从北京或者是上海到美国的飞机票了。他们的账算的不错,但是忽略了一条,就是风险。
到海外游玩或者是出差,顺便买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可以为旅途增添不少色彩。但是出于省钱的目的,大量买东西,带东西回去,虽然可能挣不少钱,而且在很多人看来是没有风险的,但其实风险并不小,我们能看到的至少有三个:
行李丢失的风险;2.被海关查到,补缴税款的风险;3.东西不合适,退货的风险。
这些风险能否可以忽略呢?其实并不能。我们不妨看看这三个风险到底有多大。
首先,丢失的风险。有个朋友在过去20多年里飞行了上百万公里,但是很少托运行李,总共托运的次数不超过30次。其中有3次行李没有按时到,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有一次是因为开箱检查,丢失了一个体积很小但是价格不菲的相机配件。他说怪自己糊涂,随手把配件丢到了托运的箱子里了。另外还有一次,箱子完全损坏。
当然你可能会说他这个人运气很背。然而美国每年公布的数据表明,各航空公司行李的丢失率大约在0.3%—1%左右,其实并不低,在美国每年丢失和损坏,大约200万件行李,数量也不少。
第二点是补缴税的风险。大部分中国人到美国过海关时,都会被要求开箱检查。因此带食物和肉类是相当危险的。反过来,进中国海关时,对食品检查不是很严格,带大件商品(只要超过5000元人民币)就可能会被征税。是否收税,那就要看海关高兴不高兴了。
我的朋友帮别人带手表、带Iphone、带音响都补缴过税。即使没有被查,很多人也是提心吊胆,毕竟自己的命运并不在自己的手上。因此,一般人带一两个包包,或者是一双鞋,这样即使被查到了,心里也不至于有太多的担心。
但是像前面提到的那位女士,托运了9个包3瓶香水。虽然省钱不少,但是即使箱子没有丢,过海关恐怕也不踏实,被查到了,得不偿失。
至于第三点退货的风险。大家心里都清楚,有多少东西买完以后,完全满意,根本不需要退。而又有多少可能要退,我就不多讲了。如果每买20次东西,你就有1次想退,或者是不合适,那么这个风险就不小了。
如果把这些风险折算到价钱上,按照20%来加价算并不过分。这样算下来,是否还有必要辛辛苦苦大包小包的淘货,就值得考虑了。但是大家在买东西时,基本上是按照零风险做假设的,因此能淘货,还是会淘的。
我讲这些并不是帮助大家算海外淘货是否合算,而是想讲在有和没有风险意识的前提下,做事情的策略应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