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的艺术
如果把中国历史看做一张K线图,王朝的兴衰就好比K线的上下波动。自秦朝以来,每逢王朝走下坡路的时候,总有人想不断抄底,有的功成名就,有的身首异处。总的来说,二次抄底的成功率要比首次抄底的成功率高许多。
陈胜、吴广首次抄了秦国的底,也只留下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刘邦、项羽二次抄底,可惜项羽不懂“止损”,李清照也惋惜写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留给汉家天下几百年。
汉朝呢?三国魏、蜀、吴首次抄底,一时风云际会,多少英雄豪杰,可还不是樯橹灰飞烟灭,然后三家归晋,便宜了二次抄底的司马家。再往后看一点,唐、宋何等繁荣,可是北方边患不绝。宋末,北方的辽国、金国(看金庸武侠的都清楚)首次抄底失败,蒙元二次抄底成功。
元末呢?陈友谅、张士诚首次抄底失败,朱元璋二次抄底成功,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不就是当下抄底的重要策略吗? 高筑墙为防守,找到护城河高的企业;广积粮即现金为王,一定要记住持币也是一种持仓,会让你有更好的风险应对能力,缓称王即为等待,韭菜新生需要时间,股票上涨也需要时间。
明末呢?闯王李自成费劲千辛万苦进了北京城,抄底成功?可惜没多久就被二次抄底的满清赶出京城。其他时间以此类推,大底偏差都不会太大。
有人说做股票是一门艺术,那抄底就是这门艺术中最难的部分之一,那么底部一般有哪些特征呢?
系统性风险带来的市场底部
从系统性风险着手研判,主要是用于长期底部的确认,即弱势行情完全结束,多头行情重新到来的转折点。
长期底部是熊市与牛市的交界点,长期底部的形成有两个重要前提,其一是导致长期弱势形成的宏观基本面利空因素正在改变过程当中、无论宏观基本面利空的消除速度快慢,最终的结果必须是彻底地消除;其次是在一个低股价水平的基础上投资者的信心开始恢复。
长期底部之后的升势可能是由某种利好题材引发的,但利好题材仅仅是起一个引发的作用而已,绝对不是出现多头行情的全部原因,也就是说,市场须存在出现多头行情的内在因素、才有走多头行情的可能性。
结构性底部
结构性底部研判主要适用于中期底部的确认
从技术上来看,中期底部各种形态出现的可能性都有,其中W型底和头肩底出现的概率稍大些。中期底部一般是在跌势持续时间较长(10周以上)、跌幅较深(下跌30%以上)这后才会出现。在到达中期底部之前往往有一段颇具规模的加速下跌。
中期底部的出现,一般不需要宏观上基本因素的改变,但却往往需要消息面的配合,最典型的情况是先由重大利空消息促成见底之前的加速下跌。然后再由于利好消息的出现,配合市场形成反转。在见底之前的加速下跌中,往往优质股的跌幅较大,股价见底期间。优质股的成交量会率先放大。
对于实战中看K线形态来测定底部,普通投资者可主要掌握几个特征,甚至可以像数学公式那样背下来。因为回顾市场多年的历史走势,甚至世界各国不同市场的底部区域,几乎都能证明以下这些规律是中期、长期底部所共有的。因而以此判断,准确率会相当高。
1.总成交量持续萎缩或者处于历史地量区域。不能简单的认为缩量就是见底,更重要的是缩量之后的持续放量。底部永远是一个区域,永远不要想着抄在最低点。
2.周K线、月K线处于低位区域或者长期上升通道的下轨;长周期线密集在低位意味着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持有成本较低,抛售意愿就不会很强,那么上升的抛压就相对较小。
3.指数越向下偏离年线,底部的可能性越大。一般在远离年线的位置出现横盘抗跌或者V型转向,至少是中级阶段性底部已明确成立。
4.虽然时有热点板块活跃,显示有资金运作,但明显缺乏持久效应,更没有阶段性领涨、领跌品种;说明市场情绪接近冰点,大家都很恐慌、谨慎。
5.消息面上任何轻微的利空就能迅速刺激大盘走中阴线,这种没有任何实质性做空力量却能轻易引发下跌,表明市场人气已经脆弱到了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