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最火的两个地儿:一个是宝岛,一个是三亚。炮火和疾病让这个世界充满不确定性。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不变的是日月更迭、春秋代序。
在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股市里,从来不会有一帆风顺的交易,有良好的心态,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一、热点聚焦
1、巴菲特巨亏3000亿 心理平衡了不?
北京时间8月6日晚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公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因投资组合出现巨额帐面亏损,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高达437.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59亿元)。面对美股市场的暴跌,其投资组合在二季度的损失金额高达5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84亿元)。
据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持仓的大约69%集中在五家公司:苹果(1251亿美元)、美国银行(322亿美元)、可口可乐公司(252亿美元)、雪佛龙(237亿美元)、美国运通(210亿美元),重仓股名单与上季度一致。另外,今年以来,巴菲特持续大幅增持西方石油,截止6月末,公司已收购了占西方石油现有股本17%的股票,价值93亿美元。
你看,连股神都有失算的时候,你心理平衡不?
2、上市首日暴涨50余倍!仅9名员工,去年盈利150余万港元!
当地时间8月5日,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新股中又有一员备受关注。港资券商智富融资(交易代码:MEGL)IPO发行价为4美元/股,公司计划公开发行500万普通股。上市首日一度暴涨5262.5%,股价日内最高触及235.95美元,盘中多次触发熔断,最终收报97美元,最新市值为19.4亿美元。
招股书显示,智富融资是一家在中国香港的金融服务提供商,主要从事提供企业融资咨询服务和承销服务,成立日期为2016年5月10日,公司员工数9人。其中包括2名管理人员,2名员工负责财务、行政和合规,其余5人为项目执行人员。该公司由曾任职建银国际的陈伟豪同曾任职国泰君安香港的陈斯汉共同创办。
智富融资2020年和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2041.7万港元和1687万港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419.96万港元和157.86万港元。公司业务大致可分为三类,分别为IPO保荐业务、财务咨询及独立财务咨询服务和合规咨询服务,2021年分别为智富融资带来营收677.5万港元、492.8万港元以及517万港元。
有市场分析师表示,首日暴涨背后离不开资金炒作,投资者需要警惕“惊喜”之后的“惊吓”。
3、三亚6天增超800例感染者 已外溢四省市
根据三亚发布8月7日凌晨通报,8月6日12到24时,新增160例确诊,125例无症状,8月1日至6日,累计确诊615例,无症状213例。
据不完全统计,本轮疫情已经外溢到重庆、广东、贵州、湖南四省市。
8月7日,三亚凤凰机场所有出港航班已全部取消(含提前取消)。截至目前,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厦门航空及深圳航空等航空公司均发布了三亚进出港航班的退改措施。
铁路部门对三亚地区全部做了禁售处理,市民不能通过铁路离开三亚,目前,三亚站,亚龙湾站,凤凰机场站,崖州站,只进不出,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8月6 日凌晨三点,三亚发布最新消息,自 6 日凌晨 6 时起,全市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除保障社会基本运行服务、疫情防控和紧急特殊情况外,全市范围限制人员流动,暂停城市公共交通。
太难了,据说现在被封在三亚的跟几个月前被封在上海的同一批人。
4、海关总署:今年前7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3.6万亿元 同比增长10.4%
海关总署7日公布,今年前7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出口13.37万亿元,同比增长14.7%;进口10.23万亿元,同比增长5.3%。
海关统计显示,前7个月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15.17万亿元,同比增长14.5%。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3.53万亿元、3.23万亿元和2.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2%、8.9%和11.8%。东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
今年前7个月,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合计进出口8.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7%,比上半年增速加快2.5个百分点。
5、中国7月外汇储备环比增加327.99亿美元
中国人民银行8月7日数据显示,中国7月末外汇储备31040.7亿美元,上月末外汇储备30712.7亿美元,环比增加327.99亿美元。中国7月末黄金储备报6264万盎司,与上月持平。
6、暑期档票房已突破65亿
截至8月6日17时,2022年暑期档总票房已突破65亿,《独行月球》《人生大事》《侏罗纪世界3》分列暑期档票房前三位。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多部好片的上映,观众观影需求进一步释放,暑期档单日票房上限有望持续提高。
7、全国监测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环比增长7.4%
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显示,8月6日,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运输货物1042.9万吨,环比增长1.70%;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696.74万辆,环比下降4.78%;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110.5万吨,环比下降0.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3.6万标箱,环比增长7.4%;民航保障货运航班697班(其中国际货运航班494班,国内货运航班203班),环比下降3.5%;邮政快递揽收量约2.89亿件,环比下降2.7%;投递量约2.87亿件,环比下降4.0%。
8、300亿券商子公司遭1628名投资者索赔
300亿左右市值的国联证券旗下专注投行的子公司华英证券,突然遭到大量投资者索赔。
8月5日晚间,国联证券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华英证券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收到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传达的《开庭传票》《举证通知书》和《告知审判庭组成人员通知书》,案由为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
华英证券所涉及的龙力生物案件,正是4月1日证监会发布的2021年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中的一个,是上市公司直接删改会计资料实施财务造假的典型案件。
龙力生物因虚增银行存款及虚减对外借款及相关费用、未披露对外担保、未及时披露重大诉讼和仲裁、擅自改变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所募集资金的用途等虚假陈述行为,被李立群等1628名投资者提起诉讼,要求判令龙力生物赔偿各原告的投资差额损失、佣金及印花税损失。
9、市场监管总局:18家煤企涉嫌哄抬煤炭价格
8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消息,为切实助力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进一步加强电煤价格监管,初步认定18家煤炭企业涉嫌哄抬煤炭价格,3家交易中心涉嫌不执行政府定价。
从违法形式看,哄抬价格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大幅提高销售价格哄抬价格,煤炭生产企业在成本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大幅提高销售价格;
二是增加交易环节,层层加价哄抬价格,煤炭生产企业将煤炭销售给关联贸易公司,通过关联贸易公司加价销售,推高价格;
三是以化工煤名义高价销售动力煤,企业以“化工煤”名义签署确认函,但实际销售动力煤,通过规避长协限价方式推高价格。在不执行政府定价方面,个别煤炭交易中心自立项目、自定收费标准,增加煤炭交易成本。
10、新股预告
二、投资周报
半导体“霸屏”涨幅榜,下周还能上车么?
国产替代崛起
俗话说的好,浪子回头金不换。在大A市场,经常把半导体称为:“渣男”,不过如今“渣男”从良了。盘面上看,除了国产替代的芯片股,其他题材都黯然失色,新能源主题跌幅居前。机构抱团最紧密的科创板科技芯片,尤其是新上市科技次新股,表现最为火爆。而科创板指数整体涨幅也超4%,突破平台新高。
消息刺激半导体
对于周五半导体大涨,很多大V都认为和近期美国众议院通过了《芯片和科技法案》有关,因为该法案将为在美国本土新建芯片工厂补贴数百亿美元的补贴作为激励措施,而且将限制14纳米以下芯片技术输出。行业人士看来,虽然芯片法案的推进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存在一定影响,但这进一步也凸显了半导体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当下半导体上涨主要核心逻辑是国产替代!
那从国产替代逻辑出发,最核心的环节就是设备、材料以及其他一些国产替代空间比较大的分支,比如EDA,近期估计领涨的华大九天、广信材料、彤程新材等都是基于这个逻辑。
半导体行业数据
从行业基本面上看,全球芯片已经进入去库存周期,按照业内人士预计可能要持续到明年年中,现在包括制造环节都要降价了,业绩最好的设备环节业绩增速也要放缓,所以芯片板块未来一年业绩线比较差。对于这块笔者结合阿牛智投大数据一起来分享下,数据显示,2022年2季度半导体板块平均收入18.21亿,同比下降14.63%!具体图表如下:
半导体行业平均收入同比大幅下降,不过股价却是如火如荼?这又该如何解释?市场为老大,笔者只能说,当下资金不把业绩当成核心驱动,只认可核心逻辑就是国产替代,并且国产替代的逻辑还可能随着事件升级而升级,这个替代逻辑或许会比2018-2019年更强。
当然,最终是否能够实现国产替代,咱们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短期咱先把股价搞一波再说,今天近30家涨停,明显看出资金的饥渴性,故而,短打就好。
(来源:阿牛智投投资顾问余兆荣 执业证书编号:A0460620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