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陈少川
17-11-14 14:42
从我对盘面价格变动的经验统计解读,我要跟大家来分享价格变动的经验谈。首先必须重视10月9日的跳空高开,以上证指数的演绎走势来说,确实这一天的收盘非常重要,通常在横向20天后跌破自然会有转弱的倾向性演变,所以10月30日第16天跌破本身也是一次很重要的启示,最低点跌到3357点,是跌破前面的低,确实是一大警讯。第20天跌到3347点,跌到9月29日的3348点收盘,却在第二天拉高造成突破创新高的演出,好像看起来是压低洗盘后伺机再拉高的反击。
这样解读趋势是不完整的,主要在于沪深300指数没有跟随下跌,所以它的拉高上涨是因为收到后者的牵动影响,并非它自身的发力。这一点可以看出上证指数属于跟随角色,一旦沪深300指数有所变动时,它的变化会更明显大于沪深300指数。
最好的比较在于创业板指数,因为跌得多反弹得少,显示它的更脆弱,此时更要在周K线收盘时关注它随时的动向。
10月9日跳空高开对沪深300指数来说是明显的趋势拔高而涨,但任何持续上涨的优势都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拉高再拉高。持续再拉高最后会陷入鞭长莫及的位阶而出现瞬间的垮塌,这是我最担心的后续演变倾向。
确实这一刻我们遇到一个“可敬、可怕又可恨”的对手,它的操作手法简直就是“一意孤行”,不管市场认同与否?他就是这么硬干,一派的“我有的是钱,谁怕谁的姿态”。是否这样就可以保障持续上涨呢?
从操作心理心态分析这是典型的:“不管价位、不计成本、不在乎输赢”的操作,目的就是为了拉抬而拉抬,这样的操作从5月25日持续至今117天,还可以延续多久?120天半年周期,难道都不回测吗?这个应该是不可能如此强硬的操作手法才对。如果真的是“硬干到底”,我们更要预防“僵硬易折损”概念,一昧如此拉抬反而凸显其不足,最终都要打回原形,因为股票不可能如此强势拉高就可以登顶上涨。

扫一扫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