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开盘,半导体、芯片板块强势领涨,安集科技、华海清科、国芯科技、大港股份、西陇科学、万业企业等个股涨幅超10%。而市值3100亿的芯片巨头中芯国际,涨幅却始终在1%以内徘徊。
中芯国际的不少股民想不通:“永远板块倒数,丢脸”、“大盘的每次反弹,都是你的耻辱”、“芯片大涨你小涨,芯片小跌你大跌。”、“中石油都比你强,油盐不进的东西”……
来源:点掌财经
从今年走势来看,中芯国际确实已经跑输了国产芯片板块,尤其是6月份以后,中芯国际呈现下行态势,与板块走势差距越来越大。
股票回购不好使?
9月6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9月6日在香港交易所回购507.90万股,耗资7801.24万港币,根据此次回购数量和耗资情况计算回购均价约为15.36港币;根据披露此次最高回购价15.52港币,最低回购价15.14港币。
然而,公告发出后,也并没有对中芯国际的股价形成正面刺激,港股、A股涨幅均有限。股票回购一般是一个利好消息,回购股票后流通中的股票数量减少,每股收益增加。但利好消息并不等于股价一定会上涨,可能因为整体行情差,也可能借机出货等。
接下来,一起探索下中芯国际为何会跑输板块,还有增长预期吗?
基本面不行?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主营业务收入90%以上来自集成电路晶圆代工。
来源:点掌财经
从收入来看,中芯国际历年收入都远远大于国产芯片板块的平均收入。2022年中报数据显示,中芯国际2022中季度收入245.92亿;毛利率40.26%。对比国产芯片板块平均收入46.05亿;平均毛利率21.53%。值得一提的是,国产芯片板块平均毛利率多年来一直稳定在21%左右,而中芯国际毛利率则呈现了逐年上升趋势,从今年一季度开始超过40%。
晶圆收入构成
来源:上交所
从晶圆收入构成上来看,主要是智能手机应用占比为27%,其次为消费电子占比23.5%。从尺寸上看,12英寸晶圆在收入中占比最大,为67.4%。
中芯国际现金流
来源:点掌财经
在这个现金为王的形势下,企业现金流尤为重要,它就是企业成长的血液。中芯国际的现金流逐年增长,2022中报经营活动现金流244.91亿,对比国产芯片板块平均经营活动现金流仅为5.89亿。
所以不管是盈利能力,还是现金流,中芯国际都是行业里响当当的老大。
主力控盘情况如何?
一只股票能不能涨起来,跟主力控盘情况也密切相关。
中芯国际主力控盘
来源:点掌财经
数据显示,中芯国际的主力控盘程度有所改善,控盘程度高 基金高控盘。中报显示,目前股东人数为30.6万,较第一季度减少1万,筹码集中度提高。
中芯国际核心主力
来源:阿牛智投
从核心主力来看,中芯国际的核心主力是基金,基金的控盘程度越来越高,达到3.51%。
中芯国际资金热度
来源:点掌财经
尽管主力控盘情况还不错,但从资金热度来看,近期的资金热度较低。大部分主力都会在低位分散悄悄吸筹,因此低位资金热度信号即使很小,也要引起注意。
国产芯片替代加速 中长期发展充满信心
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旨在通过巨额产业补贴和遏制竞争的霸道条款,推动芯片制造“回流”本土。
当地时间9月6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召开发布会公布500亿美元的拨款计划。她称,获得政府资助的美国公司至少十年内不能在中国建造“前沿或先进的技术设施”,否则,美国政府将把资金收回。在这笔资金中,约280亿美元预计用于先进芯片制造、组装和封装设施的补贴和贷款,约100亿美元将用于激励老一代及当前技术芯片的生产,涉及领域包括汽车、信息和通信技术以及医疗设备等。另有110亿美元将用于与该行业有关的研究和开发计划。
美芯片法案将推动中国芯片的国产替代加速。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共进口集成电路2797亿块,同比减少10.4%;进口总金额为1.351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5.5%。集成电路超过了进口金额为1.1633万亿元人民币的原油,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而2022年上半年(1-6月),我国集成电路共出口1410亿块,同比减少6.8%;出口总金额为49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6.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集成电路产量3594.3亿块,增长37.5%。1-7月我国集成电路生产1938亿块,同比减少8%。
中芯国际主营业务按地区分类占比
来源:上交所
作为产业龙头,中芯国际在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为69%。8月末,中芯国际签署了《中芯国际天津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项目合作框架协议》,要在天津建设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产品主要应用于通讯、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工业等领域。规划建设产能为10万片/月的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可提供28纳米-180纳米不同技术节点的晶圆代工与技术服务。该项目投资总额为75 亿美元。
对于下半年的展望,中芯科技在中报中表示:下半年智能手机仍然在消化库存,消费电子需求疲软,但结构性紧缺情况仍将继续,汽车电 子、绿色能源、工业控制等领域需求依然保持稳健增长。目前来看,这一轮周期调整至少要持续到明年上半年,何时结束要看接下来宏观经济走势、消费端需求恢复节奏,以及行业去库存情况。但集成电路行业需求增长和全球区域化趋势不变,虽短期有调整,但本土代工制造长期逻辑不变,公司对其中长期成长依然充满信心。
在笔者看来,有耐心的股民可以拿着看中长期发展,喜欢短平快的股民就不要耗在上面了。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