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局
2017年的股市已将拉下帷幕,每位投资者此时的心态相信是完全不同的。或许有些投资者在2017年中赚得盆满钵满,而有些投资者只能心中落泪,眼睁睁得看着上证50迭创新高,而自己手中的股票则一路向南。确实,2017年,板块之间分化明显。那么问题就在于,为何会有这种分化呢?盈利增速的不同,估值的不同是造成这种分化的根本原因。
不妨我们回头看一下,这种分化是从何时开始的?2016年下半年开始。那么,发生了什么?供给侧的改革;地产投资增速抬升;PPI的增速回升并且回正;GDP增速见底回升;企业盈利增速回升明显。而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工业企业,并且由于改革使得这些企业不仅受益于工业品价格上涨,还受益于市场集中度的提升。这些工业企业又大部分集中在上证指数当中,同时,这些工业企业由于此前连续亏损,导致市场给予的市净率普遍较低。因此,在戴维斯双击下,估值和业绩双提升,上证指数也因此受益。而银行股也因为工业企业盈利改善导致坏账下降而受益,保险股则受益于利率水平的提高。
但创业板则出现了相反的情况。高高在上的估值成为了它的一道枷锁,盈利增速的下行成为了压倒骆驼的稻草。依稀记得创业板14年、15年盈利增速持续在40%以上;但是17年,截至到三季度,增速已经回落到了8%。此外,商誉的减值也成为创业板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尤其是昔日的明星,乐视网,黄粱一梦,梦醒了,人散了,留下了一地鸡毛;这对于投资创业板的人来说无疑在信心上受到了打击。这也就不难理解创业板表现为何如此狼狈不堪。
站在当前的时点,展望2018年的市场,我认为或许会有变局发生。2018年或许会是比今年更难操作的一年,但同时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却又是一个最佳布局的一年。
首先,我们从全球范围来看,我们会发现主要经济体都在做着相同的一件事——收紧货币。美国自从2015年起至今已加息5次,根据目前美联储2018年的利率指引,预计仍将加息3次。其中,存在的变数是特朗普的税改。现在市场普遍预计,特朗普的税改将推升美国通胀水平。因此,美国2018年加息3次的概率极大,甚至不排除加息4次的可能。那么我们中国跟还是不跟呢?这其实是对于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考验。如果不跟,汇率的压力如何消化?因此,我们猜测中国央行在2018年在货币政策上会存在变化,即官方利率中枢或有上升。即使存贷款利率不做调整,但在公开市场上的回购利率以及MLF等中标利率也将会上升。
其次,我们从国内的角度看,房地产销售不佳终会影响到地产投资。从政治局会议释放的信号来看,短期之内地产调控仍将延续。唯一的不同在于租赁用地的建设或将缓解地产投资下降的压力,但方向或许很难改变。而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购房者的贷款成本也将随着上升,这或将进一步对销售产生负面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地产投资。另一方面,供给侧改革在实施两年之后,在环保监督日益趋严之下,大部分的落后产能已被淘汰,供给方面再要有大的变化有点困难。反而,在当前高毛利的诱惑下,之前因为环保不达标的产能,会增加对环保支出,部分工业品产量反而会出现增加。因此,在一正一反影响下,工业品价格难以再现近两年的涨势。企业盈利增速也将逐渐放缓。这对于2017而言,又会是一个变局。唯一的变量是国家投资。
接着,我们从市场的角度看,如果说最近有什么需要引起注意的事,莫过于IPO审核趋严。IPO审核趋严,投资者的直观感受是利好。为何利好?大部分人则会称上市数量少,那么资金压力就小。我们同样也视其为利好。但原因或许会和大众不同。我们认为在IPO不断趋严的背景下,企业兼并/收购或将回升。创业板或将再次重续14年、15年通过不断外延式并购实现快速发展。此外,15年大量的定增项目将于18年到期。有研究发现,企业在定增解禁前后季度,存在正向的盈余管理动机。这或许意味着创业板的盈利增速在2018年或将存在拐点的可能。这对于2017而言,又会是一个变局。
综上而言,我们认为相对于2017年,2018年是变化的一年,我们会看到利率中枢水平有上升,我们会看到工业企业盈利增速放缓,我们会看到创业板盈利增速存在拐点。因此,市场整体而言,操作难度或许甚于2017年,但对于创业板而言或许是最佳布局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