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跟着机构,获稳健确定的回报(详见20171231期:第一财经广播《证券周刋》的专访)——回顾2017年的A股市场,是牛熊各站一边的一年,是两极分化最为明显的一年,是近八成个股下跌的一年,是A股史上最“稳”的一年,其特征是,1、牛熊各站一边,持有蓝筹风光无限;拿着中小创有苦难言。2、两极分化最为明显,如果这一年你没在中证100里挑股票,你基本上就是负收益了,业绩、蓝筹、白马、大市值等成为2017年A股关键词。3、近八成个股下跌,虽然2017年上证50表现强势,不少个股也都走出了翻倍行情,但市场的感受却更多是下跌,剔除2017年上市的次新股,去年以来下跌个股近八成,而且超五成个股跌幅超过20%。4、A股史上最“稳”的一年,沪指全年振幅近13.98%,创下有史以来最低波动率。这也是过去整整27年以来,沪指全年振幅第一次降低到20%以下。此前A股波动率最低的是2012年,当年上证指数全年振幅24.05%。5、去年市值选股,2017年的市场行情已然从“价值投资”转向了“市值投资”。6、流动性危机,曾几何时,个股流动性危机对于A股市场来说,还是一个极为陌生的话题。然而,就在2017年的A股市场,个股流动性危机真真实实的来了。展望2018的A股市场,大方向上仍处于长期牛市的初始阶段。只要市场走得相对平稳,不过度透支未来的盈利,A股保持慢牛走势的可能性较大。自十九大召开后,中国已进入一个新时代,股市也是反映新时代的特征。从产业角度来讲,新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产业创新、产业升级,会有一批中国制造业企业逐渐在全球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中国消费的广度、深度增强,中国广大群众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未来也是一个值得把握的方向。对于2018年后的投资方向,重点看好消费和制造业两大板块——在消费领域,由于品牌是最好的壁垒,看好品牌消费类企业;在制造业领域,需要重点关注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由于未来A股市场继续向机构投资者的方向转变。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往往更容易获取相对稳定的回报。加之市场信息会越来越多,个人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研究获得有效信息。因此新的一年多多学习机构的投资策略,多多学习机构的选股思路,不要盲目跟随市场短期热点,而是希望判断出企业的中长期价值,以此获取稳定的回报。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