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证监会在其官网对去年“两会”期间参会的代表与委员们的建议与提案进行了集中回复,一口气刊出了45份回复。这其中就包括对《关于请中国证监会加快落实国务院扶持东北地区符合IPO条件企业优先上市的建议》的回复。
从12月29日证监会作出的回复来看,可以说是中规中矩。证监会给予的回复是:一、证监会将在推进新股发行常态化的同时,继续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东北地区企业IPO,在受理企业申请后,将依据《证券法》的授权,按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积极开展审核工作,加大资本市场对东北地区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二、具体工作中,既坚持发行上市条件不降低、审核标准不降低、审核环节不减少、审核程序不压缩,保证东北地区上市企业的质量;又对东北地区企业在审核进度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进入下一步审核程序,推动东北地区企业及早发行上市。
从证监会的上述回复来看,回复的内容与对贫困县上市企业的绿色通道政策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额外进一步表明了将对东北地区的拟上市企业给予审核进度的优先权。这实际上,也是在目前法律法规政策背景下,证监会在IPO问题上所能给予的最大支持了。
但绿色通道显然不是东北地区企业上市的救命稻草。因为绿色通道只是缩短了IPO公司上会的时间,但却并没有降低IPO公司上市的门槛。所以企业要走绿色通道,这首先就需要该企业符合上市的标准。如果不符合上市标准,开通绿色通道也是白搭。所以,我们看到,在过去的一年里,尽管证监会开通了全国贫困县企业上市的绿色通道,但真正通过绿色通道上市的公司却寥寥无几,来自贫困县的企业因为不符合IPO条件,有的自动撤回了IPO申请,有的则在上会中遭到否决。
所以,东北地区企业要走IPO绿色通道,关键还在于“打铁还要自身硬”。而这个问题无疑是东北地区企业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比如,目前企业上市以新经济、民营经济占主导地位,但这显然是东北地区企业的一个短板。实际上,东北地区面临着上市资源稀缺的问题。
而且从目前的股市来看,东北地区部分企业还存在着市场形象不佳的问题。从獐子岛到欣泰电气,从ST昆机到辉山乳业,从一汽到东北特钢,以及振隆特产、龙宝参茸,负面新闻一直缠绕着部分东北地区的上市公司,不论是准备上市的,还是已经上市了的,也不论是国内上市的,还是在香港上市的,某些上市公司与造假的质疑紧紧相随。
并且还有一些已经上市或将要上市的公司纷纷外迁。如合金投资将注册地由沈阳变更为新疆和田,东北电气将公司注册地址由辽宁营口变更为江苏常州,原注册地在吉林的石岘纸业更名为九有股份后,注册地址也由吉林省变更为深圳市。这些公司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损东北地区上市公司的形象。同时还有一些公司注册地是在东北,但实际办公地点和公司具体的业务所在地都在外地,这些企业既不会帮助注册地解决就业问题、对注册地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有限。
也正因如此,绿色通道显然难以成为东北地区企业上市的救命稻草。更何况,在IPO堰塞湖压力缓解的背景下,目前企业正常IPO也只需要6个月的时间,如此一来,绿色通道的意义就更加有限。因此,东北地区企业要发展、要上市,还须从更深层次上下功夫。就此而论,有关代表、委员们提出的“扶持东北地区符合IPO条件企业优先上市的建议”的提案本身就没有抓住东北地区企业上市难的根源所在,这暴露出来的是提案本身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