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意大利的“世界悲”
近期意大利股市连跌,国债崩盘,新政府组阁“难产”。5月27日意大利新任总理朱塞佩·孔蒂确认放弃组阁,这场意大利国内的政局危机开始引起全球瞩目。据华尔街日报计算,上周有12亿美元资金借入意大利国债,准备做空。本周一,意大利就遭遇股债双杀;29日意大利股市和债券跌幅扩大,空方的力量顺势“引爆”了整个欧美的金融市场。
当天意大利股指跌幅达2.89%,近一个月以来跌幅累计约10%,欧洲主要股指均“一片惨绿”。由于意大利的银行持有巨额意大利国债,银行股指数跌逾5%,5月15日以来累跌逾22%。根据彭博报价系统,29日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猛涨17.88%。近一个月以来,这个收益率指标涨幅累计超过55%。在汇率方面,意大利也“拖累”了欧元走势。29日,刚进入欧盘交易时段,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断崖式雪崩”,跌幅迅速超过100个基点。
(米兰股指近一个月跌幅约10%)
说到意大利,你首先联想到的可能是阳光、美景、足球、美食和美女。不过别被这幅“阴柔”的外表给欺骗了,作为拥有法拉利、兰博基尼的G7国家,意大利可是货真价实的工业强国。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意大利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GDP总值约1.85万亿美元,排名欧元区第3,全球第8。正因为拥有如此大的经济体量,意大利的金融“炸弹”也在本月29日引爆了欧美市场:欧洲各国股指齐跌;欧元对美元汇率在欧盘时段开盘暴跌;随后恐慌情绪蔓延至美国,道指开盘后跌幅超过400点。
意大利本周遭遇的股债双杀,直接原因是组阁失败,大选后3个月新政府班子依然“难产”。然而这些表象背后的本质,则是意大利国内对未来路线的严重分歧。目前主导组阁的两大党都持激进的反欧盟立场,在财政政策上主张扩大福利、减少税收,甚至要求欧盟豁免意大利的债务。问题是,意大利目前的负债超过GDP的130%,在欧盟区内仅次于希腊,如果再扩大财政支出,就将直接违反欧盟的财政法规。如果这场组阁危机无法度过,意大利将于今年8月重新大选。而这场危机的后续会不会是意大利走向英国那样“脱欧”的道路,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