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退市机制的不断完善监管的趋严,A股垃圾股退市将成为常态。日前,上交所发布公告称,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决定*ST吉恩和*ST昆机股票终止上市,成为2018年“严格执行退市制度”背景下首批淘汰的个股。同时*ST上普、*ST海润被暂停上市。仅过两日,深交所便召开了首个企业终止上市听证会,*ST烯碳面临退市危机。
多股退市
今年有3家公司即将被强制退市,创下了11年来退市公司数量的最高纪录。未来伴随着IPO常态化以及借壳上市被封杀,壳资源或将变得越来越不值钱,而垃圾股退市也将变得越来越容易。
从退市整理期首日的交投情况来看,两只退市股自然是毫无悬念的跌停,但成交均非常稀少。退市昆机截至收盘,全天仅成交5手,成交金额2900元。也因为这5手成交,使得今天的跌停板生效,退市昆机市值缩水3.39亿元。以此计算,这5手成交形成的市值“杠杆”超过10万倍。这个时候还大胆买入的估计是想体验下退市吧。
退市制度
一直以来,A股都是“只进不出”。但其实,退市制度从建立到现在已经有17个年头。自1990年A股开业以来,28年间A股强制退市的仅有54家,平均一年2家还不到。2001年前,A股尚未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退市制度,所以没有1家公司退市。
2001年2月份,证监会发布《亏损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开始推行。
由于彼时上市公司缺乏规避退市标准的“经验”,在退市制度实施的最初7年,共有43家A股公司被强制退市,年均退市6家。
后来,上市公司也学聪明了,学会了规避退市标准的各种技巧,垃圾股也由此出现了。11年后的2012年,沪深交易所发布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方案,A股退市制度建设进入到新的阶段。2014年,《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发布,市场初步形成了以主动退市和强制退市为基础的多元化退市制度。
进入2018年,证监会3月份就修改《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公开征求意见,其中一个突出内容是强化沪深交易所对重大违法公司实施强制退市的决策主体责任,加大退市执行力度。随后,沪深交易所快速跟进,分别就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A股一直存在保壳、炒壳、借壳都投机行为,其实是严重扭曲了A股的估值标准。现在,监管层越来越重视退市制度的完善,退市常态化离我们也就越来近了。
现在,IPO常态化后,借壳上市的门被堵上了,壳资源价值暴跌,而垃圾股保壳的动力和实际效用被大大压制住了。强制退市的制度也让财务造假的成本跟高。比如欣泰电气就是A股第一家因欺诈发行而遭遇退市的上市公司。管力度的增加,使得会计师事务所的作用更为明显。比如今年要退市的3家公司之一*ST烯碳就是因为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非标”的审计报告而触发退市。此前*ST博元因信息披露重大违法退市、欣泰电气因欺诈发行退市,以及前述三家因业绩不达标终止上市来看,退市制度覆盖的范围更加广泛。而拥有国资背景的*ST昆机也没能凭借不凡的身份幸免,执行态度之坚决让业界解读为“退市常态化”已经开始。
警惕退市风险
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今年以来有11家上市公司因为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而被实施ST或披星,另外*ST海润、*ST众和连亏加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而被暂停上市;乐视网、宝德股份、天龙集团三家创业板公司也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11家因非标意见而被ST的公司分别是*ST工新、*ST富控、ST天业、*ST保千里和*ST信通;有6家来自深市分别是*ST东凌、*ST天马、*ST华信、*ST尤夫、*ST巴士和*ST龙力。
这些公司财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上市公司多是存在:巨额关联交易、交易的真实性存疑、应收账款存疑、逾期债务过多、经营的持续性存疑、内部控制失效等诸多问题。我们应该重点规避的品种,以前的退市风险警示,更多的像是口号,而现在的退市风险警示意味着随时有可能被退市,这里要提醒广大股民,警惕股市风险股,保住账户血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