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记得17年的涨幅冠军吗?那个自上市以后股价就没有刹车的寒锐钴业,在今年二季度随着材料价格下跌而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里。小编今天特意查看了一下它的走势,已经较高点跌去40%多。那么钴行业现在是怎么一个状况?
从今年以来大家比较担心的是关于新矿业法对钴价格的影响
新矿业法的聚焦在增强刚果金政府收益,具体到量化数据,主要有:开采证的年期从30 年减少至 25 年,勘探证只能续期 1 次;国家持有的免费及不能稀释的股权由 5%增加至 10%,并在每次开采证续期时增加 5%;有色金属及基本金属的矿权权利金费由2%增加至 3.5%;对被国家视为“战略资源”的矿物额外增加了特别矿权权利金费 10%;增加了 50%的暴利税。
可以看到一旦矿业法严格执行,可以预见的是,小矿企所受打击高于大企业,矿业法一方面抬高矿产成本,另一方面也将促使供给端更加寡头。这是对龙头企业是有利的
从扩产进度看,2018 年的主要扩产源在华友钴业(5000 吨),嘉能可的 Katanga。而 2019 年的主要增量来自嘉能可的 Katanga 和欧亚资源扩产 1 万吨。
还有一点就是产业关于“去钴”的话题,其中成本是重要考量。首先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是去钴的重要突破领域,单台设备的含钴量在20-50克,按照当前70 万/吨的原材料价格计算,单台设备原材料成本在 30 元以内,因此成本倒逼压力不大。
其次由于2017 年钴价上涨 100%的刺激,高镍电池的话题在 2017 年底和 2018 年初才引发产业界的讨论,实际落实到量产化需要的时间是以年度计算的。这也就是为何当前上市公司里只有当升科技拥有约2000 吨的高镍电池年产量。针对需求远景,用更远的角度考量,即使未来按照低钴化的8 公斤单车耗量,如果按照年产 1000 万辆纯电动车计算,远景年需求钴量就在 8 万吨,而这样的增量,需要 8个 1 万吨年产量的矿产匹配,当前看难度还是不小。
根据专业机构的测算:预计下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有明显提升,同时高续航化带动单车用钴量上升,叠加三季度是国内动力电池传统旺季,预计三季度钴月度供需角度将重回紧缺,考虑到目前市场出货贸易商较多,短期对钴价有一定压制,但需求端利好终将兑现,预计8 月开始钴价格将企稳回升。
那么。下半年,补贴新政之后,随着中下游对于高里程车型的产业磨合后,需求环比会逐渐加速;供给端,刚果金矿业法的执行发酵,会使得矿产寡头效应更为凸显。关注:华友钴业、寒锐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