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不是药神》讲述了主人公程勇走私印度仿制药解救国内无法支付高价原研药癌症患者,最终被判入狱的故事,其中关于专利药的高价和低价仿制药拯救生命道德与法律的碰撞引发了社会的热议,创新和生命如何权衡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正是因为天价的药品,暗培了巨大的“仿制药”需求,在全球自由竞争的大环境下,有需求就有需求供应者,印度在政府对仿制药的大力支持下成为全球最大的仿制药国家,被称为世界药房。如同影片中所述,仿制药,尤其是印度仿制药,是非常完善和成熟的产业链,其有效成分与原研药几乎无差别,其合规性和质量控制也是受当地药监局的监控,从理论上而言,其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都无差别,然而由于没有研发的投入,只有制造成本,导致其定价和原研药有巨大的价格鸿沟而在病患人群中成为了救命的稻草。
医疗行业有三个参与方:1.国家或社会医保;2.患者;3.医药企业、医疗机构。 医疗三方诉求也难以同时满足 ,始终处于动态博弈状态,这是医疗系统经常处于改革之中的根本原因。患者的诉求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患者及家属的希望是寿命、生活质量最大化。这与医保的诉求相左,每个人追求最大寿命也是不经济的:一个国家的科技、生产力水平,对应一个最优的人口预期寿命值。医药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医生追求收入与社会地位的平衡:医保控费之前,医药代表收入水平高于医生是不合理的;医保控费之后,通过打击辅助用药等不合理现象使得医药代表收入下降,但是却没有提高医生的收入水平,同样是不合理的。平衡三方利益,尽可能的追求三方利益最大化是医疗改革的目标。
从政策设计看,中国的制药产业正行走在正确的路上。顶层设计的重点是要大力鼓励创新,同时鼓励高端仿制,政策改革逐步深入。首先是改革审评审批,加快创新药为代表的高临床价值药品及时上市,加快药品的进口,让民众有药可用;同时通过推行一致性评价提升整个中国的制药工业水平,让民众能吃上好药,并降低医疗负担;再者,从医保端出发,通过医保目录调整、医保谈判纳入更多的高临床价值药品,同时通过推进医保支付改革,加强控费,实现“腾笼换鸟”,以药物经济学为考量,向高临床价值的好药倾斜医保资源,大幅降低民众药品费用负担,让民众真正的能用上好药。
中国药企肩负着拯救国民生命的重任,需要苦炼内功,拥抱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大时代。1.创新药迎来发展黄金期:创新药企业肩负战胜人类疾病的重任,政策顶层设计从供给端和支付端打开创新药发展瓶颈,优秀的创新药公司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建议关注创新药企业恒瑞医药、丽珠集团、药明康德、石药集团、贝达药业等;2.高端仿制药未来持续的主题,让民众吃得上好药。国家推行一致性评价,提升中国制药工业水平,能够让民众吃得上与原研药一致的好药,降低医疗负担,惠及大众。建议关注制剂出口和一致性评价相关标的:华海药业、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