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月底开始,沪指从高点3587点,一路调整到前期低点2691点,指数跌幅达到近25%,沪指周线七连阴,超跌现象明显。目前来看,两市上市公司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处于较低位置,投资价值凸显。实际上,两市已有多家公司披露了回购或股东增持方案,彰显了公司和股东对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机会都是跌出来的,当下的市场已经具备投资的价值,主要基于如下理由:
首先,上半年业绩整体向好,预喜占比较高、估值更加合理,业绩增长韧性增强,业绩增长动力加快转换。数据统计显示,截至7月10日,沪深两市共有133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2018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中,预喜的公司有974家,占比高达73.23%,包括预增376家、续盈171家、扭亏61家、略增366家。
目前A股估值已趋于历史底部区域,上市公司估值合理。从估值水平来看,目前A股的估值水平已经低于历史上典型低点(2016年1月27日)上证综指2638点的水平,较低的估值使得市场的投资价值逐渐凸显。目前全部A股PE(市盈率)为15.53倍,低于2016年1月27日的17.67倍;全部A股PB(市净率)为1.61倍,低于2016年1月27日的1.77倍,整体估值水平已处于较低位置。
其次,上半年上市公司紧密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等国家大局,聚焦主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构成了发展进程。
再次,多家公司推出回购或增持方案,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今年以来已经有约330家上市公司耗资近140亿元回购股份,回购金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回购公司数量也逼近去年全年规模;产业资本(包含公司、高管以及实际控制人等)却动作频频,增持和回购等事件集中出现,不少上市公司股东主动延长其所持有股份的限售期,承诺不减持。截至目前,6月以来有超3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增持公告。
产业资本的增持出于对自家上市企业价值的认可,短期市场波动在所难免,但是拉长时间的坐标,从价值投资的范畴考虑,好的企业时间会给予合理的估值,从这个角度看,大股东大幅度增持的这类个股更容易在中长期跑赢指数。
为此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针对大股东增持概念,按照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增长率以及净利润占比等因素,我们选取建立大股东增持股票池,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