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干 货 君
18-08-07 18:18
7 月底的两场重要会议(723 国常会、731 政治局会议)正式确认了新一轮宽松周期。回顾此十年,国内先后三次通过宽松提振经济。在此,对此前三轮和本轮政策转向发生的时间、背景和主要手段进行梳理,并简单回溯宽松确立后的市场风格偏好。

我们来看看这几次的放水各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
第一次(2008下半年-2009年)
刺激原因:美国次贷危机蔓延
代表性政策:4 万亿、“一揽子”振兴经济计划、刺激住房消费、5 次降息 4 次降准
总结:第一轮宽松在 4 万亿计划推出后立竿见影,大盘触底反弹。一直到 09 年的高点,成长和周期都保持丌错的相对收益。
第二次(2011底-2012年)
刺激原因: 全球经济低迷,国内下行压力加大
代表性政策:地产调控松绑、2 次降息 3 次降准
总结:第二轮政策转向,市场尚处在下跌区间。12 年下半年随着宽松预期丌断明确,市场于年底开启一轮反弹。本轮反弹前期金融领涨,后期成长接棒。
第三次(2014下半年-2016年初)
刺激原因:增速降档下选择“软着陆”
代表性政策:棚改货币化安置(PSL)、刺激楼市、6 次降息 5 次降准
总结:第三轮政策宽松确立在 14 年底,此前创业板指借力外延幵购效应从年中开始躁动,到年底杠杆牛全面启动。本轮大牛市中成长仍然表现较好,在 15 年 9 月的反弹中也存在相对收益。
第四次(2018 年)
刺激原因:贸易战加剧国内经济压力
代表性政策:基建补短板、去杠杆放缓、3 次降准
总结:这一次宽松重启,是由于自今年二季度以来,一方面,国内社融、消费、基建投资等主要经济数据滑坡,债务违约、P2P 爆雷等引发流动性担忧;另一方面,贸易战战况升级,美元加息预期增加,令国内政策通道更加狭窄。内外交困之下,宽松周期重启。
整体来看,很难用一个简单的结论去归纳各个时期复杂多面的经济金融环境,但是可以看到,过去几轮宽松在大区间上整体是利好成长板块的。周期板块在宽松的初期,受益于基建地产的刺激也有较好表现。

扫一扫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