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软件互联网30多年的发展,一定要放在两个大背景下:1、时代的技术浪潮;2、全球化的视野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更清楚地理解中国软件互联网公司的进化演进路径,才能更明白地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才能对整个软件互联网行业未来的投资和创业有所裨益。
从1970年代末以来,IT 产业总共经历了三波技术浪潮:个人电脑革命 、互联网革命和移动互联网革命。这三波技术浪潮,深刻地改变了整个世界。其中的佼佼者如微软、谷歌等更为大家所熟知,一直演化形成了今天的 IT 行业竞争格局。
中国政府很早就意识到基础软件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早在1986年,我国开始了“863 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2006 年,国家提出“ 核高基” 专项,以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国产化。整个“核高基”项目国入 家和地方政府每年投入 40 亿元,并将持续 15 年。
商业化成功才是“自主可控”最重要的 评价 指标。尽管我国政府大力推动自主可控战略地实施,自主可控软件在政府军队等特定部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只有在主流市场取得商业化成功才能形成良性的正反馈,称得上真正的成功。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基础软件的“自主可控”难言成功,投入产出比极低。核心软件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桌面操作系统;2、中间件;3、数据库;4 办公软件;5、专业软件。
中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本土市场基本都战胜了海外竞争对手。像搜索市场中,百度战胜谷歌;社交软件中,腾讯的 QQ 战胜微软的 MSN;三大门户网站战胜了雅虎公司;电商领域中,阿里巴巴和京东战胜了亚马逊等。
面向过去的“自主可控”成功概率渺茫。尽管政府大力推动“自主可控”,但是政府重点关注的基本都是已经成熟的市场:桌面操作系统、芯片、数据库和中间件等。由于这些市场都早已被国外巨头占据,并且具有极高的竞争门槛,所以国产软件在这些市场的努力基本都是成效甚微。
只有面向未来, 在技术浪潮到来时 勇于创新,抓住机会 才有可能 实现弯道超车 。云计算时代,以阿里云为代表的国内云计算厂商有望重塑中国 IT 产业的竞争格局。互联网是一个边缘行业, 起初 并不为人相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政府基本采取默许放任的态度看待其发展 。 这种默许放任态度为互联网发展创造了宽容的试错空间,为互联网公司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