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市场先抑后扬,早盘指数一度冲高,但随后惯性回落,午后大基建板块开始发力,大金融、钢铁等板块也逐渐回暖,三大指数集体拉升,沪指盘中重返2700点,创业板指大涨2%。以工程建设为代表的大基建板块表现亮眼,整体涨幅4.24%,全天资金净流入8.563亿元;个股方面,中铝国际、中国铁建、重庆建工、苏交科、山东路桥、正平股份、山鼎设计、中国交建等11股强势涨停,中国建筑、中国中铁、葛洲坝等股票涨幅均在6%以上。
消息面上,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近期,多地特高压、轨道交通等项目审批重新开闸,一大批基建项目密集开工建设,配套政策也步入密集出台期,有望迎来新一轮政策支持,包括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推动出台政府投资条例、推广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等。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约41.5万亿元,同比增长5.3%,增速比1-7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降幅比1-7月份的0.5个百分点收窄。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固定资产投资有望趋稳。未来几个月,基础设施投资逐步放缓的趋势会得到初步控制,甚至有望缓中趋稳。
此外,在货币政策保持宽松的情况下,基建有望触底反弹。无论从近期信贷投放、投资需求还是消费需求来看,经济基本面都面临着下行压力,且2018年以来下行压力逐步凸显,虽然各项政策已经开始关注经济基本面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但显然政策从实施到产生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在经济基本面出现明显企稳迹象之前,我们认为宽松政策并不会半途而废。今年以来,基建投资大幅下滑引发市场关注,1-8月基建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2%,较1-7月回落1.5个百分点。7月国常会议定调财政政策要更为积极,8月份财政部鼓励加快专项债发行,政策对经济下行的担忧以及政策边际改善将对基建带来增益作用,也成为接下来影响债市走势以及信用债配置的风向标。
市场认为,传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例如铁路、地铁、机场的建设投资面临饱和问题,但是其实除去这些之外,基建还有更为广阔的发力空间:1. 乡村振兴;2. 重启轨道交通;3. 电力投资重启;4. 地方政府的数据中心建设需求。
乡村振兴政策为近期以来政府施力重点,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应拉动上游制造业投资。供水供气、排水排气等乡村基建投资加强点增大了对PVC管道相关化学材料制品上游行业的需求,进而实现从基建到制造业的多方位传导。加强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会增大对螺纹钢、水泥等产业的需求,带动黑色金属和非金属建材等上游产业制造业,该项约占制造业总投资额的2.01%;加强地下管道的建设,需要PVC材料,拉动化工产业的需求,该项约占制造业总投资额的6.80%。
尽管上半年铁路投资增速表现较差,但未来应仍有较大发展机会。一是中西部铁路建设仍有空间,例如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川藏铁路,总投资高达2700亿元,现在已具备全线开工条件;二是目前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规划推进铁路建设,广东省、湖南省、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山东省均出台高铁建设规划,预计铁路仍将是基建投资的重要方向。
可见,基础设施建设投向空间较为广阔,其投资更是能直接拉动制造业发展。结合前述预测,2018年基建要托底经济全口径需同比增长12%,今年基建投资需19.39万亿。基建(不含电力)预计同比增长14%到16.10万亿,而且我们认为基建的诸多分项会直接带来制造业中部分分项的扩张,如黑色金属制造乃至制造业方向投资。根据基建对制造业投资的拉动作用,我们预测今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7.3%左右,四季度基建托底经济的作用将逐渐显露。
基于此,我们通过点掌大数据平台,经过数据模型检测,挑选出基本面中的一系列指标向好的股票池,其中某几支个股有望成为一波行情的引领者。
您需要的,就是我们正在做的;您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关注“点掌财经”,回复“789”,您想知道的,答案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