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四次降准,近5年来,只有2015年降准有如此密度。那么问题来了,存款准备金是什么?央行降准又意味着什么?对股市和楼市有什么影响?未来还有降准空间吗?
1
存款准备金
商业银行从居民手里获得了100元的存款,为了增加商业银行的利益,商业银行是有动力把这100元全部贷款出去的,贷款利息收入-存款利息支出=银行收益。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居民来取钱,商业银行会发现没有钱了,因为都贷出去了,这就产生了重大的违约问题。为了保障居民能够随时取到钱,商业银行的钱不能全部用于贷款,必须留存一部分,放到央行,这就是存款准备金。
所以,存款准备金率越高,居民的存款就越有保障,商业银行可以放贷的金额就越低。
2
市场资金
商业银行放贷越多,市场资金越多,会刺激经济发展,也会形成经济泡沫。
以房贷举例,银行的大部分房贷都流向了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商以少量的自有资金可以建房,居民以少量的自有资金就可以买房,刺激了房地产行业的繁荣。同时,也形成了房地产泡沫,因为大家都在用尽量少的自有资金去买房,忽视了杠杆风险。在某一个时刻,当一片雪花落下,就可以压断整个树枝。
所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可放贷金额增加—市场资金增加—经济繁荣,经济泡沫。
3
数据说话
第一波:央行发行基础货币100元,存款准备金率是20%,那么银行需要缴纳存款准备金20元,可以放贷80元;
第二波:获得80元的居民A,继续把80元存银行;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16元,可以再次放贷64元。
第三波:获得64元的居民B,继续把64元存入银行;银行需缴纳存款准备金12.8元,可以再次放贷51.2元;
以此类推,无尽循环。。。
通过简单的等比数列求和得出,央行发行基础货币100元,在存款准备金率是20%的情况下,市场资金增加了500元(100/0.2)。
当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为15%的时候,央行基础货币100元,导致市场资金增加667元,
我们看到,当存款准备金下降了5%,市场资金增加了167元,增加了33.4%。这就是存款款准备金利率下降导致市场资金增加的根源。
4
本次降准力度
降准1%,全面降准,大型商业银行,大型股份制银行,城市银行,农村信用社都包含在内。其中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从15.5%降低到14.5%;小型金融机构从13.5%降低到12.5%,释放增量资金7500亿,力度很大。
今年第一次降准是1月15日,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全体的降准,称之为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资金4000亿
第二次降准是4月17日,对冲9000亿到期的MLF影响,同时释放增量资金4500亿
第三次降准是6月24日,全面降准0.5%,释放资金7000亿;
第四次降准,对冲10月15日到期的4500亿MLF影响,同时释放资金7500亿。
近五年来,只有2015年降准密度和今年相同,4次。2013,2014和2017年皆无降准,2016年降准一次。
可以说,今年的货币政策还是很宽松的。
5
降准后果
2015年的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了股市突飞猛进到5178点,楼市更是在2015-2016年上涨1倍有余。今年的货币政策之下股市,楼市走势让人摸不着头脑。钱到哪里去了?
当然,国外主要国家的存款准备金率在8%-10%之间,仅从存款准备金绝对值上看,我们还有很大的降准空间,不值得担忧。
6
另一个后果
当某个物品的需求不变,供给增加的时候,这个物品是要降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