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玉堂酱园1868年军机大臣孙敏汶(孙玉庭的孙子)将玉堂“小菜”进献给慈禧太后,老太太吃完连连称赞,下命把玉堂酱菜做为贡品;1910年,玉堂的远年酱油、什锦萝卜等在南京召开的“南阳劝业会”上获得优等奖章。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荣获5块金牌。
从1816年,冷家和孙家接手玉堂酱园之后,他能够经久不衰,胜过千千万万传统企业,是因为他真的太特殊了,特殊在哪呢?还记得上篇,我说过,当时药材商冷连长是想自己接手,但是他也怕步后尘啊,所以找了孙玉庭一起,这个孙玉庭家族真是不得了,从乾隆时期开始就一直有做高官的,到清朝末年都是山东济宁周围最强势的望族!这就是玉堂酱园的特殊之处。
孙玉庭这个家族四代都很优秀,都是学霸级别,孙玉庭的父亲孙扩图在乾隆元年考中举人,任杭州府钱塘县知县,开始进入清朝权利的精英阶层;孙玉庭自己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中三家第七名进士,1786年任山西河东道,嘉庆初年(1796年)升按察使,历任湖南、安徽、湖北省布政使;1802年开始分别人广西、广东和云南的巡抚以及云贵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在道光年间,任大学士,直接参与朝廷决策。
孙玉庭的长子孙善宝,嘉庆十二年(1807年)考上举人,做过刑部员外郎(刑部副司长),最后官至江苏巡抚;孙玉庭的第三个儿子孙瑞珍,1823年考上进士,当过翰林官、户部尚书等。
到了孙玉庭的孙子辈,孙毓溎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以一甲第一名全国状元考中进士,做了浙江按察使;另一个孙子,孙敏汶在1856年以全国一甲第二名榜眼考中进士,官至兵部尚书。
曾孙,孙楫,1852年的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官至顺天府尹。
(写到这,我觉得真是龙生龙凤生凤,古代人为什么喜欢多生孩子少种树哈哈)
孙家四代为官,祖孙三代官至一品,家门之盛非北方士族可比,你说这玉堂酱园和国企是不是没啥差别?在高度人治的环境下,无论是财产安全还是契约安全都可以得到保障,话说回来,谁敢惹他们家?但又有几个家族能像孙氏一族那样?玉堂酱园不可复制,说句题外话,成功都是不可复制的,所以少去看成功学的书,没用!
在中国历史上,家族企业是商业的主流,但如果家里没有人持续做高官,那么企业也就是小打小闹,难以壮大,更难以成为百年老店。现在我们一直在谈价值投资,但如果没有体制和法制以及商业文化的保障,那么很多企业无法常青,无法诞生那么多的百年老店,就算在信奉巴菲特的价值投资,那也只是“海市蜃楼”,如果你想要做一个价值投资者,那你必须要去了解公司的体制,公司的文化等,去寻找公司能够常青的基因,从玉堂酱园的不可复制来看,或者说,你是否觉得有背景的公司具备了常青的前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