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2019年中国宏观基本面的几点思考
(具体的交易技术请参阅已经上线的牛金大学提高班课程“基准量交易模型”和“主力K线战法”)
2019年开年之后,宏观基本面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我们基于目前宏观经济面的政策调整,对今年的资产配置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供大家参考和分享:
一. 人民币对欧美货币将会保持稳定的升值态势。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经济逆势走稳 人民币保持坚挺底气足】进入2019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接连走强,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尽管这一市场变化与近期美元指数走弱等外部因素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经济逆势走稳、各项政策精准有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适应性逐渐增强,预期也变得更加积极。未来,随着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因素不断积累,2019年人民币汇率在双向波动中保持坚挺的底气更加充足。(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民币升值,不只是为了获得对外贸易的平衡,同时也是向外转移低端产能,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用汇率来调整经济结构,这是任何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由于人民币持续稳定升值的假定,今年对外出口的增速不宜太乐观。
基于人民币升值的基本假定,在衍生品市场可以考虑做多人民币,同时做空美元,进行对冲和套利。同时,人民币升值利好的板块,如航空类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人民币持续稳定的升值,是2019年资产配置的定锚,如果这个因素变得不确定,那么以下很多结论都会不成立。
二. 流动性偏宽松,CPI通胀将会温和提升
2019年的货币政策将会在稳健的基础上有结构性偏宽松,传统产业并不会扩大产能,央企和地方政府的债务杠杆率将保持稳定,但科技创新企业、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则会有偏宽松的货币环境。
在流动性偏宽松,加上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基建投资力度,以及促消费等政策措施的落地,今年的CPI通胀估计会有温和的提升,这对企业增加生产动力是有益的。
基于温和通胀的基本假定,今年可以适当配置通胀受益板块,如农产品等。
美国、日本经常会确定一个明确的CPI通胀数据,作为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的目标。在经济上行周期中,我们经常会提出CPI不高于某个数值,那么在目前经济下行周期中,我们是否会提出CPI不低于某个数值呢?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三. 企业进入补库存周期:
本周股市中周期类板块全面走强,很多股友有疑问,认为经济形势有压力,并不支持周期类板块的反弹。
其实,经过前几年的去产能去库存,企业的库存基本处于低位,加上今年基建的投资增速明显提升,企业已经进入了补库存的周期。
2018年挖掘机的销售量创下了历史新高,进入2019年,很多企业开始补充原材料,准备今年开春之后的基建开工。
周期类板块一旦进入补库存周期,则目前超跌严重的周期类板块将迎来波段性的投资机会。
企业一旦进入补库存周期,宏观经济增长就不会太差,也有助于CPI通胀的温和提升,我们预计今年的GDP增速会取一个区间值,在6.0~6.5%之间,但实际的宏观经济增速可能会好于预期。
四. 外资将会持续进入A股:
我们注意到,外资通过中国香港与A股的互联互通,资金净流入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了,截止2018年,外资占A股的流通市值比重已经超过7%。刚刚公布的将QFII额度从1500亿美元翻倍到3000亿美元,说明外资具有积极入场的强烈意愿,财经媒体预计2019年还会有相当于1万亿人民币左右的外资通过各种渠道进入A股。
外资积极进入A股,其实必须有一个假定的承诺,那就是人民币必须保持稳定的升值趋势,汇率上有确定性的收益,同时可以抄底低估值的A股资产,这才是外资踊跃入市的合理逻辑。
所以,这一轮A股的行情性质,其实是人民币持续稳定升值背景下外资推动的牛市。
五:楼市会有反弹:
流动性偏宽松、利率水平下行,希望资金能够进入实体经济推动经济发展,但最担心的还是资金又重新回流楼市,现在有观点提出,房地产市场也是实体经济,部分城市也已经推出了松动楼市的措施,对楼市的回暖反弹会有一定的影响。
房地产企业在前几年楼市高速发展的阶段,借了不少的外汇贷款,这几年开始进入了还贷的高峰,今年有3000多亿到期,明年有4000多亿,后年有7000多亿到期,折合成外汇,每年都要还几百亿美元,如果人民币能够稳定升值,对这些房地产企业来说是利好,而如果股市走高,外资持续进场,我们也会获得足够的美元来还贷。
总之,人民币持续稳定升值,是今年解决很多问题的核心。
对2019年中国宏观基本面的几点思考
(具体的交易技术请参阅已经上线的牛金大学提高班课程“基准量交易模型”和“主力K线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