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股票不如老旧的国库券】
90年代开始的股票市场,其实全民都不知道是什么玩意,没有监管,没有法律规范,有的只是央妈的定的模糊的规矩和外国股票市场的零星经验。反而,国债和国库券倒是当时金融从业人员还能明白的玩具。
1990-1991年,上海、深证交易所成立后,两市加起来才13家上市公司,作为按照现在的说法,是一个试点,玩不溜就可以推倒的。不过,既然要开始玩,那就玩全套吧,有了交易所就要配套证券公司。证券公司都是新生儿,也只能从银行体系里分裂出来。当时上海有3家券商--万国证券、申银证券和海通证券。
券商的资本原始积累来自于国库券的套利。当时,中国各地市场因投资者市场意识不同,国库券价格差异很大,把东北的80元国库券弄到上海去卖,就能卖到100元。呵呵,别问匪爷为什么,匪爷也不懂,懂了也不告诉你,在当时这叫消息不对称。最早发现信息不对称的人叫:杨百万,也是靠着背国库券倒卖发的财。
当时,券商是能够充分利用不对称的信息优势,甚至违法来获取先机,牟取暴利。之所以说起这些往事,就是要告诉大家,股市本身从新生开始,就植入了赌博的基因,这是哪个国家,哪个股票市场出生以后都必然要走过的第一阶段。
【僧多粥少的股票】
股票是什么,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可能还不会明白,但随着表现形式的刺激,不用多久就有人弄明白了,股票就是:钱生钱的玩具。
上海交易所刚开始只有8只股票交易,除了单边上涨就没啥好说的了,毕竟钱是全上海乃至全国那么多,股票只有8家。于是,股票奇观之一:证券公司每天聚满股民看着大屏幕,而股票交易却寥寥无几,用现在的话语讲就是:大家都在排队买涨停板价格,买到的人欣喜若狂,因为明天开始买到人就等着数钱了。
场外现金嗷嗷叫地想买股票,但场内股票就那么多,供求完全不平衡下,从这一刻开始,股市就总会面临“扩容”压力。光怪陆离的政策就层出不穷了,而且好多年股市的宿命都没能打破:供与求总是无法取得平衡。
荒诞的政策不断地扭曲市场,市场又时不时做出离奇极端的反应,让政策制定者恼羞成怒(比如2017年倡导价值投资,但游资非要炒次新)或者焦虑万分,然后用更离奇的政策去束缚或刺激市场,然后市场奄奄一息(熊市)或兴奋异常(牛市)。这就是一直被诟病的:政策市。
【超级扩容】
当1990-1992年的试点开始,管理层看到了中国股民和中国金融力量的赌性,既然要赌,那就放开来赌。现在见识的地方政府批地皮推高房地产房价的问题,其实早在90年代就在股票市场里玩过一把了。
1992年,沪深上市公司共54家上市公司,1993年有177家,1994年递增到287家。募集金额1992年50亿元,1993年276亿元(其中82亿配股),1994年为99.78亿元(其中50亿配股),这三年是股市迅猛发展的阶段,一二级市场上市套现,权证满天飞,T+0博傻,等等的现在已经无法看到的奇观,在当时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熊市。
再来撸一遍当时是怎么发行股票的。上海、深圳分别只是地区性政府发行股票上市公司,这么大的肥肉怎么可能就这两家吞了?于是,就做成一个每年上市资金规模定额,分配给各省、直辖市及中央部委。很不幸,本应需要符合条件才能上市的,最后变成了一个特许融资的产物。
比如90年代最大型的基建项目:三峡工程。就有一家叫猴王的公司上市了,包装的上市材料是说:该公司生产焊条,直接供货给三峡工程,整个三峡工程如何如何庞大,消耗的焊条如何如何庞大,公司前景就如何如何庞大,如此云云。这也是第一次中国股市开始了讲故事的时代,甭管实际情况如何,在当时供求并不那么平衡的时候,这样的故事,就是听着好听。现在股票市场里找,猴王A早就寿寝正宗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就很难指望市场、企业、政府、管理等各方各面不投机、不钻空子、不欺瞒了。
【90年代中期的两大黑幕】
如果说,1990-1992年是股市的初生儿,那么92-94年就是市场扩容的第一个牛熊市,让人初步理解了什么是股市,以及影响股市的因素并非外国经验的市场经济,而是政策。
那么到了1995-1996年的年代,就是权力争夺的第一次体现。
第一件黑幕是国债期货事件。为了开发新市场,也是为了与证监会分庭抗礼,获得更为强势的财政部支持,1992年底上交所建立了国债期货市场,允许部分券商自营买卖,之后再逐步开放到个人投资者。
记住一个当时的背景就是: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高通胀导致了钱需要有保值的渠道,央妈出台出现保值补贴,国债也从固定利率变成浮动利率,从而让国债期货的价格波动加大了,当时清算的金额已经到达100亿元的级别。也就是说流动性很充足。
1995年就发生了一件很神奇的事件:327国债期货事件
327是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库券的代号。有过买国库券经历的老人都知道,为了保值增值。这票327国债是在1995年6月到期,票面利息是9.5%加上保值补贴率,每100元债券到期应兑付132元。但是,327国债在期货市场的价格却一直在148元上下波动,因为市场流传说,财政部认为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指92年开始的三年期定期存款)12.24%相比,327国债的回报太低,可能到时候会调高利率,以148元面值兑付。
好吧,又是一种信息对称性的问题。支持这种说法的是在327国债里做多的死多头,它的背影是财政部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中经开)。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好歹也是内幕消息了,都会跟着死多头做多,而不会反着来。
但实际上,还真有闹别扭的家伙:万国证券。它认为让财政部掏16亿去补贴无疑是天荒夜谈,于是伙同一些公司做空327国债。没想到债市跟股市一样,靠消息天下无敌,1995年2月23日,财政部发布提高327国债利率的消息,多方开始借机逼空。原先想做空捞一把的见势头不对赶紧翻多,价格一路从148涨到152元。
这可把空头的万国证券逼死了,临收盘它们把心一横,违规抛出1400亿的单子让327国债价格从152元暴跌到147收盘。所谓违规就是数字游戏,本身就没有这么多国债,做空也不能乱来啊。这样,死多头不干了,找裁判一核实,当日上交所宣布取消最后的违规交易,空军司令万国证券立马爆亏13亿,破产滚蛋。这种桥段在外国资本市场可并不少见的。
经过这样一玩,管理层总管证监会暂停了国债期货市场,顺道收拾了一遍券商、交易所等各方诸侯。万国倒闭最后1996年与申银证券合并,但同时也等于对金融衍生品宣告了停止开发,大大阻碍了金融衍生品的发展。
这就是中国人的赌性。
还有一个事并不是股市市场本身,而是股市的媒体。
上交所、深交所成立之后,都办了一份报纸,上海叫《上海证券报》深圳叫《证券时报》,是两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指定地点。当时没有互联网,没有自媒体,上市公司讲故事,股民看故事,就全靠这两份报纸。可见其重要性。
90年代中期,经历了股市扩容后,市场也熊了好久了,中国经济GDP还是在飞速增长的年代,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既然低迷了一段时间,好歹也要来点劲吧。于是,进入到1996年后,中央宏观调控已经初见成效了,当年GDP增长10%,而沪深两市平均市盈率到了1995年已经到了5-7倍。好吧,涨一波吧。
股市上涨,本身是好事,只不过呢,沪深又形成竞争,谁表现好,谁涨得多就是龙头,政治上就不自然地把股指与金融中心挂钩起来了。有了领导发话,做媒体的自然不敢掉以轻心,而股民又正好只能从这些媒体中去体会上层的意愿。
当时,深圳龙头股是深发展,上海龙头股上海石化、陆家嘴、四川长虹。
涨多了也不行,面对暴涨,北京方面要动作了,随着1996年10月沪深行情大爆发(1996年,上证指数从550点开始起步最高1200点)大管家证监会开始发布通知和评论,警告市场不要从事融资交易(现在叫杠杆)、严禁操纵市场(一直在操控从未被超越)、查处违规机构等等。并且还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社论,更做到了在全国晚上七点档的节目中宣读。
而当时代表两地交易所立场的《上海证券报》和《证券时报》却忽视了官媒的发声,居然没有及时转载。板子就打下来了,副主编滚蛋和停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定报刊资格一个月。这就是惨了,要知道它们活着就是靠信息披露的垄断权,没了这个报刊也不用办下去了。
从此,这两家证券报开始乖乖跟着证监会指挥棒走的时代。
说是黑幕,其实也不是什么黑幕,只是股市里由不成熟走向慢慢成熟的一个过程。虽然最后官媒整合了,也阻挡不了中国股市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指数牛市,这个牛市时间长达五年。
(上证指数从1996年的512点涨到2001年的2245点,历时五年)
顺便说一句:1997年7月2日,大领导决定把上交所和深交所划归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交易所正副总经理由证监会直接任命,正副理事长由证监会提名,理事会选举产生。这样的结果就是把交易所的支配权,直接从地方政府手里摘了出来,一直至今。
如果这样都不懂理解的话,那么历时五年牛市所产生的印花税,流向数据有助于理解。1993年之前证券交易所产生的印花税全部归沪深两地政府,93年后地方与中央七三开,1998年后中央88%,地方12%;2002年后中央97%,地方3%。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赌是人之常情,股市如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