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资本市场,大多的眼球,都被吸引到不断向上的A股身上。
甚至房子的消息,似乎都要让位与股票市场,也算股民难得的扬眉吐气了。
在这其中,资本市场,还是发生一件很重磅的消息,这就是P2P业内知名平台,红岭创投,推出了清盘计划,对于这样的行业大佬级别而言,红岭创投的这个决定,似乎也预示着,P2P这个行业的明天。
清盘,不是说再见
最开始,有媒体报道,红岭创投清盘的消息时,笔者说实话,一开始也并不相信,直到看到这个帖子《虽然是清盘,但不是说再见》,作者为岭创投创始人周世平。即便不看内容,光看这个题目,就可以体会得到,满满的情怀,在其中。
作为一个标杆性的平台,红岭创投有着业内多次的壮举,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红岭创投可能就意味着低风险,从这个角度而言,运行了10年的元老级别平台,情怀满满,情理之中。
主要的方案为:
红岭创投2021年12月底清盘平台线上债权资产,未到期部分债权由红岭控股全额收购。
相比从去年开始的,跑路或者踩雷的平台,红岭的这次计划,显然有条理和稳健的多,用去年创造的那个词来说,就算是“良性退出”了。
而2017年的时候,红岭就面临过一次退出,从帖子内容来看,当时为了大环境的稳定,继续的运营下去,不过3年计划也是其中之一。
就目前的方案,以及红岭过去的风格来说,清盘计划应该比较完善,至少发布后,并没有引起红岭投资者的恐慌,最大的影响,在于人们对于网贷或者说互联网金融,再确切的说,P2P的未来思考。
红岭转型私募不说再见,而P2P行业呢?
P2P行业,再见?
笔者对于P2P行业,早就做过分析,其实从逻辑角度,这是一个准入门槛低,但是真正做好,太难的行业。
准入门槛低,其实很好理解,只要你手中有一部分资金,那么初期的运营,类似资金池的起步,是很多平台的选择。
但是,积累了一定本金的时候,可能就是所有P2P平台面临选择的一个难题,做不做资金池,坏账怎么解决?
有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在资金池或者借贷的问题上,会这么纠结。
因为很简单,如果你不借贷规模并不对应,也就是有资金池的话,那么好处是你可以随时有资金,大体可以兑付一些应急所有,坏处是,随着规模和时间的增长,规模小的时候兑付压力并不大,但是规模越大,未来需要兑付的规模也越大,如果没有借贷或者其他收益,这部分“利滚利”的投资,最终的解决方式,只能是靠着后续不断的新客户和新资金。
但是,当行业出现过问题的时候,人们意识到P2P也有风险之时,很多人不会投资到这里,也就是说,理论上P2P的群体,很有限,甚至,在很多城市里,P2P最终的群体,和保健品的群体一样,都是大爷大妈。因为只有大爷大妈有闲钱,信息又不那么灵通,很容易,被营销。
而当大爷大妈都开始知道P2P发生跑路事件后,新客户自然很难,也就是说,理论上,一定区域的P2P资金的流入规模,都有上限,流入有上限,而兑付压力又来临的时候,就是一些P2P崩盘或者跑路的原因。
那么,真正做好P2P的借贷,回归它的点对点借贷这个本源,可以吗?
即便你不搞资金池,真的做好贷款端,P2P这个行业,依然面临着问题,比如可能涉及的催收难,或者引发的暴力催收,包括,之前报道过的“套路贷”等等。就像银行被说的坏账一样,老周的帖子说的很清楚,其实网贷平台都会有坏账,并不好解决,这就是P2P遇到的头疼的问题,少借钱,资金池,未来滚雪球,后期兑付压力很大;真借钱,多放款,催收跟不跟得上,怎么避免“砍头息”、暴力催收呢?
逻辑上,几乎,无解。
无解的结果,就是口碑极好的元老平台,最终的结果,无非是全身而退,而那些综合实力一般的平台呢?
结语
对于行业而言,其实除了红岭创投的退出,去年P2P的暴雷潮,让管理层也很头疼,于是推出了银行理财子公司,包括信托可能1000起等的传闻,实际上,正在把原来P2P所占据的,小额非标准化产品,纳入其中;另一方面,很多企业,包括上市公司,也在想办法剥离P2P的业务,这与当年争先恐后涉足互联网金融的场景,大相径庭。
就投资者而言,如果你依然要进行P2P的投资,那么你最起码应该知道:
P2P,并不代表固定收益,投资有风险,理财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