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最值得投资的主题是哪个?国产芯片?科创对标?垃圾分类?白酒?还是军工?
不管大家争论如何,有一个主题一定会出现在大多数人的名单中——5G。
5G概念作为从去年就已经启动的热门主题,几乎每周都有霸榜机会,直到今天,5G仍然屹立不倒,当然,也有很多人在5G概念股里乱找一通,看着技术形态不错,或是历史业绩还行,就作为优质标的推荐给别人,其实5G通信行业上中下游包含了大大小小上百个细分行业,并非所有的细分领域都会借着5G东风普涨。
比如今天要说的上游基础产业——光纤光缆。
一、产业链特征
光纤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个产业在前几年可谓顺风顺水。
产业链结构:原材料→光棒→光纤→光缆→运营商。
光棒(光纤预制棒)厂商从上游采购特种气体、高纯硅原材料制成光纤预制棒,销售给光纤厂商;
光纤厂商再把光纤预制棒拉丝,加工成光纤。销售给光缆厂商。
光缆厂商把光纤包上塑胶套,制成光缆销售给电信运营商等客户。
如果你觉得这个过程比较抽象,请参考兰州拉面的制作过程。
之前我提到过PCB产业链中,生产CCL(覆铜板)的厂商上接原材料厂商,下接PCB厂商,生产的CCL是PCB的必备原材料,所以在产业链上话语权最强,可以在周期下行时向上下游转移成本压力。
光纤产业也是这样,光棒厂商技术壁垒最高,在行业内话语权最强,可以在周期下行时向上下游转移成本压力。当然,能生产光棒的厂家,也都会生产光纤光缆。
目前全球主要的光棒厂家只有20家左右,中国在这个领域是后起之秀,目前产量占全球一半。
按理说,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经成为领跑的了,5G时代的通信建设也应该会用到大量光纤,这个行业应该不错才对,为什么我不看好?有下面三大理由:
二、历史:两架需求马车不再
如果你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做光纤的几个龙头——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烽火通信等,从14年开始股价就一直在上涨,业绩也表现不错,稳健增长。
这是否就意味这在5G时代它们还能再表现一波?
其实,这几年光纤行业的景气,是由4G基站建设+光纤入户两架需求马车驱动的。
比如光纤入户的需求,2015年开始移动发力光纤接入建设,导致光纤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光纤厂商肯定也趁机大赚一笔。不过,现在宽带用户已经快被榨干了,截止2018年,光纤入户已达3.68亿户,占固定宽带用户总数高达90.4%,存量客户只剩下10%还没榨。光纤入户这架马车,估计要凉了。
另一架马车——4G基础建设,就更不用说了,作为典型的通信上游行业,光纤厂商能赚多少钱,基本取决于运营商原因掏多少腰包。从2015年开始,运营商资本开支一降再降,2018年已经见底,4G建设这架马车,也凉了。
运营商也意识到了这点,根据运营商发布的2019年资本开支计划,他们在光纤宽带接入网和4G移动通信基站方面的建设力度将减少。运营商的对光纤需求量占比超过总量的80%,他们不愿意花钱,光纤厂商赚谁的去?
不过5G时代来临,2019年运营商资本开支也见底回升,光纤厂商能否借着5G东风迎来第二春呢?往下看。
三、未来:5G没有刺激需求
之前我也说过,5G信号频率更高,导致传播距离、穿透能力不如4G,所以需要部署更多基站才能保证信号覆盖(基站致密化),对光纤数量的需求自然也更大。
通过比照现有4G基站的覆盖范围,5G基站建设可能拉动2.5亿芯公里的光缆需求。
问题是在5G基站前期建设中,运营商采取的是同址共建方式,也就是在原有4G基站基础上重新建设,这样对已有光缆的复用率可以达到60%-70%。后期的毫米波基站才需要新建,那时才可能拉动新需求。
而2018年国内厂商的年产能已经到了2.4亿芯公里,2019年产能可能超过3.3亿芯公里,而这一年的需求量,只有2.2-2.3亿芯公里,明显供大于求,短期内这种产能过剩不会因为5G而改变。
还不信?来看看运营商的集采计划。
四、当下:量价齐跌,集采没有增加
2019年H1,移动大约采购1.05亿芯公里,与2018年的1.1亿基本持平;电信为5400万芯公里,与2018年同期为5000万芯公里,总体采购只是与去年持平。
关键是到现在移动还有去年采购的1.1亿芯公里没有用完,这两家今年后续月份也没有集采计划,今年乐观的情况也只是与去年采购量持平。
需求量上不去,我整个茅台那样的涨价来保持利润增长行不行?
想多了,在通信行业,唯一的大佬是电信运营商。他们说多少钱,就得多少钱。
比如:
2015年,光纤入户大规模扩张,运营商的光纤采购量价齐升,单价从52涨到65,供不应求;
2018年,宽带用户要被榨干了,光纤厂商从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投标价被运营商限制在65,爱投不投;
今年产能过剩,运营商把集采价格直接降到35元/芯公里,单价直接腰斩。
量价齐跌,光纤厂商怎么起飞?
五、对策:龙头厂商还能抗
说了这么多,结论就一个:光纤行业现在不景气,即使都是5G概念股,至少最近一两年也很难起飞。
那还有机会不?现在只能说,龙头厂商抗周期能力更强。原因有三:
一是龙头厂商有光棒生产能力,能转移部分成本压力;
二是龙头厂商有开辟海外市场的能力,南美、非洲、东南亚4G都还没普及,海外市场还有广阔天地;
三是从运营商集采情况来看,中标的企业集中度越来越集中,大型厂商更容易中标。
所以能生产光棒的龙头厂商也许能撑到需求回暖的那一天,不过你问我现在5G来了,这些光纤厂商会不会起飞?概率不大。
目前能生产光棒的上市公司有长飞光纤、亨通光电、烽火通信、中天科技。这四家公司除了长飞光纤主打光纤之外,其余三家业务都有分散,但作为主要的毛利来源,光纤行业不景气,也够这些公司喝一壶的。
比如连涨了3年多的亨通光电,虽然是光通信和电网业务双轮驱动,最近两季度毛利率还是感受到了来自运营商满满的恶意,现在这种股价是底不?相信你知道答案。
最后再说一句:如果有人跟你说有一个很厉害的5G概念股,业绩表现不错,还是个做光纤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