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跑赢大盘的王者
	                        		                        									19-09-18 17:48
									                        创业板、中小板的小盘电子股,成为了最近机构调研的绝对重点。甚至,调研次数排名前15名的公司中,没有一家是深圳或上海市场的主板公司。
实际上,伴随着诸多白马股的迭创新高,周期放长至近3个月、近6个月来看,北上资金流入深市的力度,都要明显高于大盘股云集的沪市。
“现状是大盘股价格偏高,部分小盘股的估值、成长优势开始显现。”琳琅投资总经理王琳9月17日称,从A股20余年历史来看,大盘股、小盘股本身也存在一个摆动周期,“能否就此切换难以确定,只能说现在处于一个切换的窗口期。”
“近几年的A股行情,始终围绕消费、周期等大盘股演绎,部分公司市值规模已经处于高位,存量资金被锁定在里面。”王琳称,就新增资金而言,显然不愿承接价格过高的筹码,只能寻找其他估值相对合理并兼具成长优势的标的。

从北上资金整体流向上看,虽然中长期小盘股集中的深市流入资金规模,已经超过了大盘股为主的沪市,但该趋势不够稳定,还有反复。
Wind数据显示,9月至今,北上资金合计流入A股392.91亿元,其中沪市流入267.13亿元,深市则流入125.79亿元。
落实到具体标的上,北上资金在深市的布局仍然高度集中在医疗、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按其持股比例计算,排名靠前的5家公司中,出现4家医药行业公司以及美的集团。
相比之下,包括养老金、公募基金在内的国内机构,今年二季度在继续重仓医药股的同时,已经开始大幅加仓电子行业公司。
数据层面的变动十分惊人。据统计,按照申万行业划分,基金一季度末持有的电子股合计39.33亿股,至二季度末时暴增至81.62亿股。其中,光学光电子、电子元件两个细分行业增持最为明显。
9月23日,50只小盘股和8只微盘股“入富”将正式生效,这有望加大外资的配置力度。而据此前富时罗素的官方测算,今年9月纳入的这一批次标的,2019年9月扩容的第二批次,预计将给A股带来40亿美元的被动资金流入。
        
                        
                        
扫一扫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