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投机天苑
	                        		                        									20-01-30 17:34
	                        	来源:投机天苑
	                        		                        									20-01-30 17:34
									                        关注疫情指数,真实数字还在上升,但防护防控措施远胜于2003年的非典。而且,时间上还出现在春节人口流动密集阶段。所以,要相信我们的党和政府是有能力抗击疫情和处理好后续一切事物的。就股市来说,见证2003年非典时期的走势,两周下跌幅度为7.57%,而之后的三个多月时间里上涨幅度(1311.68—1649.60点)达21.46%,接近下跌幅度的三倍。当时我们也都在其中。
以史为鉴,评估节后股市风险。
1、节前最后一天沪指盘中跌幅超过3%,技术性回调还有空间,这一点我们在文章中已经做了阐述,而且,也提醒对部分短线票做离场处理,这是对节后预空。
2、从板块跌幅前10名中看,有种业、人造肉、量子通讯、操作系统、知识产权等,这些板块走势上的特征是处在高位,而且,各项技术指标之前就已经走坏,节后继续回调也是疫情之外的概率,这是情绪所致。
3、短期看受疫情影响,情绪上的下挫概率较大,但时间长度和幅度应该是有限。
在客观的事实面前应理性看待,节后开盘长中期资金再次兑现的可能性不大,可能出现预估空头资金大概率会发生在散户身上。其次,3100点附近指数来回震荡,游资兑现明显,所以,还在里面持有股票的资金大多都是朝着相对安全方面思考的,这部分资金离场意愿相对较低,即使短期超出预估风险也会考虑中长线的潜力,对此,我们也是乐观的。
风险过后必现机会。宏观面疫情发生在一季度,历史看一季度占全年GDP总量很小。中观面主要是餐饮、旅游、影视和交通的影响。微观面业绩支撑和低位品种与风险相比机会还是满多的,例如年前我们从技术角度判断医药类股票大概率会出现一波上涨,并关注四环生物、鲁抗医药、联环药业和香雪制药四只抗流感品种。只所以它们能够连续上涨其一个原因就是在起动前属于“低价+低位”双低特征,节后低位品种大概率还会是关注重点,因此,我们需要掌握类似品种的起爆时机,下一篇文章可以和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关注后将有新的发现。
 
        
 
                         
                         扫一扫 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