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疫情的影响下几乎可以说全球的金融市场都分别出现了剧震。道琼斯18个交易日累计下跌31.21%,日经19个交易日累计下跌28.61%,德国19个交易日累计下跌35.17%。在全球都出现这么短时间的大规模调整背景下A股目前竟然“独善其身”还没有跌破2月4日的低点2685,到底是强?还是说有其他的“额外因素”这个我不知道!但我认为这里就调整来讲,并未反映出疫情影响下真正的市场跌幅。市场短期并未见到真正低点。所以不要贸然抄底。从走势上来讲我们认为明后两天是十分关键的。因为真正的底部很有可能就是明天或者后天。明天见到底部我们认为有2个条件:一个是今晚美股继续下挫,另一个就是上证指数需要刷出比2月4日更低的点位出来。但目前就A股来讲只要是2800以下,我认为做价投的都是有比较好的入场点的,所以像咱们这些真的想赚价值投资的利润的投资者,也不必过分追求底部。今天我给大家要讲的是接下来有望引起市场走反弹的重要措施---新基建。
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这个无疑是很大的,目前市场的调整我认为也是在走经济回落的预期,一季度经济回落到多少,我估计一季度GDP大概率会回落到5%左右。去年是6.4%,也就是说经济差不多要回落幅度在20%左右,那么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二季度对于经济的刺激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刺激经济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消费以及政府投资。在这种背景下,新基建的提出无疑是顺应天时的。这也是我看好它的一个原因;其次新基建的“新”提现在与科技绑定,这也符合目前我们的国情。所以这个概念必须得重视。
我自己打了个图,简单的跟大家介绍一下新基建的几个方向:
新基建主要有7个方向:工业互联网,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与国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我是这样划分的,我把这7个方向分成软和硬两部分,软的部分包括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硬的部分有工业互联网,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与国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能够真正起到刺激经济的主要来自于硬的部分,所以至少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在这几个方向里寻找“新基建”的新机会。目前市场大火的是特高压,我认为由于板块已经火了,也就代表这个时候很多相关个股已经涨高了,并不适合埋伏,容易追高站岗,所以说就操作来讲我更加看好的是充电桩!
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充电站,整体投资包含四个子模块:变电和配电系统、充电系统、充电站监控系统及基建系统;
(1)变电和配电系统:箱式变电站、电力线缆、高压计量;
(2)充电系统:直流充电、直流换电、交流充电;
(3)监控系统:配电监控保护、充电监控、安全类监控、充电计量计费;
(4)基建系统:平面布臵、顶棚结构设计等
我们要讲的充电桩属于直流充电的一部分,目前也是应用比较广的一种方式。
2018 年末全球充电桩保有量约 53.9 万个,其中中国最高,充电桩保有量占比约51%,快充桩比例更高,达 78%;其次为美国,占比约 10%,欧洲五国(荷兰、德国、法国、英国、挪威)占比约 22%;充电桩保有量分布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为一致。但即使是我们的充电桩保有量居于全球之首,但是目前我们的车桩比(新能源车与充电桩的比)仍旧是比较低的。
目前车桩比仅约 3.4:1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充电设施需求也在进一步增加。2019 年底国内充电桩保有量约 121.9 万根,车桩比约3.4:1,车桩比比较低,并且充电桩数量距离此前发展指南提出的 2020 年 480 万个仍有较大差距(1:1 左右的车桩比),充电设施配套发展空间巨大。而随着特斯拉的带动我们认为接下来新能源在一定程度上会以更高的渗透率渗透到家庭用车中,所以说充电桩的需求一直处于比较旺盛的阶段。2025 年充电桩超 保有量有望超 1600 万近 根,车桩比接近 1.5:1 。2016 年发改委等四部委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规划 2020 年我国将建成集中充换电站 1.2 万座,分散充电桩 480 万个,满足全国 500 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车桩比低于 1。国内目前车桩比约 3.4:1,同时深圳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大的地区经常出现充电排队的现象,充电桩数量仍显不足。考虑到政府对新基建领域的刺激政策, 预计 2019-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CAGR 在 30%左右,同时 2025 年车桩比达 1.5:1,对应充电桩保有量达 1610.5 万根,2019-2025 年 CAGR(年均复合增长率) 约 54%。如此的增速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得充电桩呈现出比较强势的表现。
充电桩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的设备生产商、中游的充电运营商以及下游整车行业。相关的产业链机会是值得我们重点留意的。筛选出以下个股进攻各位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