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市场出现跳空高开,此时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一定是市场是否见底了?笔者这里要告诉大家自己的观点:
其一,短期市场还会没有真正见底,甚至未来还会出现反复折腾;
其二,今日的跳空缺口未来存在回补的可能性,切忌盲目追涨。
说到这里,有的人心里会哇凉哇凉的,有的人心中会不服气,笔者接下来讲讲自己判断阶段性底部的三项标准,并且对照目前市场的情况:
「三项标准」:
标准一:政策底不是市场底
虽然上周开始,管理层不断表示对A股的信心,而且昨天央行也宣布对证金公司无限支持。而这些都是政策底的信号。历史上来看,政策底要市场底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就像2015年7、8月份管理层出手救市,但市场真正见底是在10月份左右。而且今天跳空高开,还受到昨晚美股大涨2000多点的影响。目前美股期货出现了下跌,短期内美股没有出现真正企稳,A股震荡的可能性还很大。所以短期内A股还会出现反复震荡的情况。
标准二:量能要有明显放大
这个量能放大不是说反弹中成交量要持续放大,虽然这几天有这个现象。而是讲反弹中的量能要明显大于之前下跌或震荡筑底阶段的量能情况。2019年年初这波行情启动的量能,就明显大于2018年12月中下旬的量能情况。目前来看,A股的量能比上周下跌中的量能要明显萎缩。因此短期内市场就会出现量能不足,股指有回撤的要求。
标准三:明显领涨股的产生
虽然这两天市场中出现了笔者强调的消费股反弹,尤其是汽车股出现连续两天的反弹。但是消费股不具备成为领涨龙头的可能性。因为一方面消费股属于超跌后的反弹;另一方面也是在利好刺激下,基本面存在价值回归的预期。但目前来看,不可能一枝独秀成为持续上涨,创出新高的可能性。因此在目前情况,市场还需要等待新的热点板块出现。
综上所述,目前市场形成阶段底部的可能性并不大。市场在这里还会有反复折腾的可能性。
「热点策略」:
短期内继续关注消费股,和上证50的标的股,虽然上证50指数目前回到了2月3日低点附近,支持变压力,有短期震荡的要求。但是在外资持续流入的情况下,消费和上证50的标的股还具备继续走强的可能性。短期震荡一下后,这些板块还可以继续关注。此外一季度季末可以关注一下券商股的表现,尤其是头部券商。
中期而言,可以对科技关注进行关注了。这其中以5G为首的新基建板块中的新能源汽车、通信设备、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板块可以重点关注。一旦阶段性底部形成,还是这些板块具备持续走强,甚至创出新高的机会。
作为一名成熟的投资者,不仅仅要做到“不以涨喜,不以跌悲”,而且还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和策略,并且这个判断也应该根据市场的情况及时修正。笔者一位多年的挚友,曾是公募基金经理人,现在掌控了几十亿资金的掌门人说过:即使是基金经理人,每天都应该清空自己的观点后看市场,这样才能做到客观,同时也敢于推翻自己之前的观点。
最后借用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诗来收尾: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就是当前市场一样,反复折腾,我们想看清市场真实的情况,但是真的等看清的那一刻,极有可能市场又变了方向,已经是另外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