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大家都说唐诗讲求的是气魄、意境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而宋诗求的是哲理以及对人生思考。苏老先生的这首诗,就充分得体现了这点。简单来说,这首诗表达就是通常讲的人生中的三种境界:看山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周末为什么会想到这首诗呢?市场从3月初调整至今,很多投资者都在期盼我们A股市场何时能够真正企稳反弹?再加之昨天晚上各大媒体又公布管理层关于《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和实施力度》的消息,讲到了未来要适当提高财政赤字,发行特别国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此刻有些投资者朋友认为这是管理层释放出A股“政策底”的信号,那么“政策底来了,市场底还会远吗?”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跟大家聊聊自己的观点。
「市场逻辑」:
1)从目前海外市场的情况来看,美股在连续三连阳后,昨天晚上又出现了近1000点下跌。笔者说过,最近一段时间美股的走势会A股市场的短期走势影响非常大。即使在G20峰会上面宣布5万亿美元的启动计划,对美股企稳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实际走势上面美股走势上面也会有二次探底的要求。因此起码从短期来看,在美股仍然有反复震荡的前提下,A股市场短期继续保持折腾走势。
2)从历史的情况来看,自2008年以来在管理层出台所谓重要消息的之后,我们发现与整个市场真正见底的时间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如2008年10月4万亿计划启动后,股指到11月中旬见底,2009年2月份后市场开始出现上涨;2015年7月份证金公司出手救市,到2015年国庆节之后市场才真正见底企稳反弹。政策底和市场底之间存在时间差,正是因为经过07年这轮牛市之后,中国证券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此时所谓通过行政手段直接调节市场走势,马上见效会显得越来越困难了。再看看美国股市,我们也看到了从3月初美联储第一次降息到现在,可谓各种措施不断,但到现在美股还没有真正企稳。
3)从周四、周五市场的情况来看,盘面中反复折腾和纠结的迹象非常明显。周四市场低开后出现企稳反弹,而下午又逐渐回落;周五跳空高开后,在临近午盘的时通过券商板块带动出现一波快速拉升,但下午又偃旗息鼓了。再看上海市场的成交量情况,这两天都维持在2500亿上下,缩量的特征已经非常明显了。这起码说明在所谓政策消息出台之前,大资金都是按兵不动的,在目前这个位置上面继续上攻的动能不足。
综上所述,目前来看即使是“政策底”出现了,但“市场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笔者预计短期内3月25日的跳空缺口仍有回补的可能性。而市场阶段性底部特征出现,大家可以详见3月25日笔者“说说”中的三项标准。
「热点策略」:
从周五的热点情况来看,除去水利板块是有利好消息的刺激,出现大幅拉升外,其他都是消费板块活跃的天下。对于水利板块,笔者觉得目前只是消息的刺激,属于短期行为。而消费板块很显然在市场折腾震荡中,成为当前市场的热点。大家在近期操作中,不妨可以继续对消费板块进行重点关注,笔者觉得家电、汽车、商业零售和建材板块都还存在继续活跃的机会。
此外对于周五券商板块的活跃,在收盘之后出台了关于证券行业并表监管试点的消息,都是一些头部券商参与。昨晚有位朋友问我这是利好还是利空,因为他在朋友圈看到别人分享的时候,表达了利好的观点。笔者对他说,未来任何的消息要自己分析,起码我看下来是个中性的消息,并且市场的反映也仅仅在周五午盘前表现了一下,下午就没有什么明显活跃了。但券商板块昨天表现,也说明这其中大资金在里面蛰伏的,未来笔者觉得大家可以重点关注券商板块的表现,因为从2019年来看,券商板块往往先于市场企稳,先于市场见顶,是市场中的先行板块。
早上起来翻看朋友圈的时候,看见了笔者的同事,也就是邵昌武老师(人称股坛大师兄)在朋友圈分享的一段感悟:买点买入,卖点卖出,是理性的操作;疯狂买入,悲观卖出,是感性的操作。感性的操作过程是爽的,但结果是痛苦的;理性的操作过程是无趣的,但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很有哲理的一段话。
再看看笔者在“说说”开头,引用苏老先生的那首诗,对照着市场中现在很多投资者的心态。未至千般恨不消,都在预测市场什么时候底能出现,孰不知所谓的底和顶的出现,都不是预测出来的。等,耐心地等,或许是理性投资者的必须课。寒冬已至,更待百花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