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打开微信的公众号或者朋友圈,铺天盖地都是关于“摆地摊”的消息,股票市场中“地摊概念”也是火得不行。面对这个情况,很多投资者不禁要问:地摊经济还能火很久?
这几天笔者也在深深思考着,看着媒体的宣传,似乎现在只要去摆个摊,谁可以赚钱了。问题是真的是那样吗?地摊经济的火爆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的中期,那时候中国正面临着从计划经济向全面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全民经商摆摊的热情非常高。笔者记得在上海,什么“大排档”、“夜市”就是从那个时候兴起的。当时一个烧烤摊,一个晚上就可以赚上千元,一年下来几十万是不成问题的。而当时上海的房价水平呢?中山公园附近的房子也不到5000元/平。摆地摊那时候真的就可以跟赚钱划上等号。
时过境迁,到了2020年,摆地摊还能这么赚钱吗?已经习惯了网购的年轻人,甚至一些大妈,还会返璞归真去地摊上面买东西吗?并且现在所有商品的价格都是透明公开的,地摊货的价格还有优势吗?更何况在全民都可以摆地摊的背景下,即使有优势,这种优势也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这么来看,现在“摆地摊”还能和90年中期那样赚钱,简直就是一个“传说”。既然现实是这样的,那么股票市场中的“地摊概念”还能火多久,相信每个投资者自己心里就很清楚了。
聊完了“摆地摊”,我们再一起看看当前市场的情况,今天沪指继续在年线附近维持震荡的走势,前几天活跃的光刻胶、消费电子、半导体芯片等科技板块出现了整体性回调,而在“地摊概念”的带动下,相关猪肉、食品饮料、酒类等消费板块再次出现了活跃。昨天笔者重点讲到的热点切换,似乎已经从科技板块又回到了消费类板块中了。那么在当前位置上面,市场还会不会进一步走强,挑战前期的压力位?消费板块又会不会再次成为六月份市场中结构性行情的标杆呢?
「市场逻辑」:
1)截止到目前为止,从公布的相关五月份的经济数据来看,二季度整体经济出现全面回升已成定居。并且六月份整个市场还有降准降息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来说,中国经济已经消除了疫情的影响,而在这个过程中证券市场也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并不断地体现出A股市场当前的投资价值。因此虽然短期内市场还会继续震荡或折腾,但是这波折腾震荡之后,股指震荡上行的可能性还是较大。中期来看,这轮行情沪市仍具备挑战3000点的可能性。
2)对于近期“地摊概念”的表现来看,很显然突发性上涨的特征比较明显。这种情况属于游资或者市场短期资金炒作的结果。而目前市场中的大资金仍驻扎在科技、消费和部分医疗保健板块中。因此对于“地摊概念”,到目前为止笔者不建议追涨,相反在这个位置上面潜心关注好科技和消费板块中的中期机会。伴随着经济的回升,在六月份的市场中消费类板块继续走强的可能性较大。
3)从今天沪深两地市场的量能情况来看,出现了明显萎缩的情况。而萎缩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整个市场冲破年线之后,靠近了前期的压力位置;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带动人气的科技板块,今天出现了整体性回落所导致的。但是如果这个位置上面市场继续呈现缩量态势的话,那么短期内继续走强的可能性变小。因此未来几个交易日,作为投资者而言盯住市场量能的变化将是关键。但是继续量能不能有效放大,这个位置上面市场回落的空间也不大。未来继续演变为个股结构性行情的可能性较大。
「热点策略」:
虽然当前“地摊概念”还在继续活跃,但是笔者觉得短期内出现退潮可能性较大。与此同时“地摊概念”退潮之后,更有助于市场对于科技和消费两个板块的深入挖掘。
从今天消费板块的情况来看,猪肉、食品饮料、酒类板块已经出现了走强的迹象,只是在“地摊概念”大幅活跃的背景下,显得不是非常亮眼罢了。未来围绕着必选和可选消费两大板块,投资者可以继续在食品饮料、商业连锁、家电和家居板块中继续寻找中期介入的机会。
科技板块虽然今天开始出现回落,短期内科技板块出现整体性机会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临近中报的披露期,这个时候往往对应业绩不错的科技股,市场会有资金进行重点关注。今天收盘之前,部分芯片板块及数字货币板块中的个股有明显异动的情况,因此短期内可以对绩优的科技股进行关注。
今天收盘后跟同事聊天,正好谈及在这个市场中要赚钱的,是容易还是困难?笔者的观点很明确,在这个市场中要赚钱非常难。难的不是选股,难的不是买卖机会。难的你有没有自己的盈利模式,并且这个模式是否经过市场考验,是可行的。
注意啊,盈利模式不是曾经选个一个牛股或几个牛股,而是在一轮行情中,自己有没有能力判断市场热点及方向,而不是跟着市场热点方向走。因为很多人没有,所以赚钱就是非常非常难。难了怎么办,继续修炼自己,提升自己,关键是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市场不缺乏追逐热点的人,缺少的有独立思考和理性的投资者。
所以还是那句话,这个市场中,少数人有理智,而多数人有的只是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