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着本周这两个交易日市场的情况,主席的一首词立刻在脑海前浮现: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面对昨天股指的冲高回落、热点散乱以及量能萎缩,市场中部分投资者开始担心短期市场的走势,甚至认为“高潮”已经褪去。然而今天的市场在成交量依旧没有有效放大的前提下,继续震荡上行。截止到收盘为止,沪指突破了2950点关口,距离3月12日的跳空缺口仅有一步之遥。面对2月中旬到3月中旬的成交密集区,市场会不会停止震荡上行的脚步呢?从目前情况来看,六月份市场的强势特征正在不断地显现出来。
「市场逻辑」: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1)截止到目前昨天为止,美股的道指已经开始回补2月24日的跳空缺口,而纳指更是创出了历史新高。即使有美国失业率乌龙的事件,也没有影响美股强势的走势。在这种情况下,外面相对较为宽松的环境,对整个A股市场无疑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在加之本周即将公布五月份相关的经济数据,从目前市场预期的情况来看,五月份的经济数据继续延续了四月份向好的态势。因此作为投资者而言,千万不要忽略目前整个市场基本面正出现明显改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对应市场继续保持强势的可能性较大。
2)近期市场量能的萎缩,其实说明多数个人投资者在目前位置上面,对于市场后市的情况比较谨慎。一方面热点板块的轮动,切换得又非常快,让很多投资者无从下手;另一方面对于上方的成交密集区套牢盘的抛压比较担忧。其实整个A股市场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目前真正股价超过3月5日新高的个股数量仅有1300家左右,还有2000家个股股价在2月3日收盘价的下方。这种情况下即使股指回补了上方的跳空缺口,也不意味着多数的个股能回到3000点的上方。因此在个股结构性行情的背景下,投资者不必过分担心上方的成交密集区的抛压。
3)今天盘中指数突破2950点的关键动力,仍来自于券商板块的集体走强。进入6月份之后,券商板块每到关键时刻都会发挥积极的作用。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两个问题,其一券商板块中已经有资金蛰伏在其中;其二就是在关键位置上面,券商板块发力会对市场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还是坚持之前的判断,未来需要紧盯券商板块的走势情况,一旦后续券商板块出现整体性走强的话,则意味着在这个位置上面市场将展开一波强势上攻的行情。换而言之,即便六月份中券商板块最终没有表现,也不影响六月份个股结构性行情的活跃,同时券商板块也可能会下半年市场爆发行情做好准备了。
综上所述,今天市场的表现跟笔者在周末文章中判断的基本相同,突破上周平台整理之后,整个市场走出了小幅震荡盘升的走势。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科技、消费和大金融板块没有形成合力,所以整个市场继续呈现热点轮动的特征。
「热点策略」:热点虽多,可别挑花眼啊!
六月份市场震荡的过程中,继续呈现出热点层出不穷的特征。而这些热点的持续性往往不强,因此面对热点仍然不要采取盲目追涨的策略,而是重点布局好相关行业板块,把握中期的机会。
今天盘中消费板块再度出现企稳活跃的迹象,目前来看伴随着6.18电商节的到来和地摊概念的退潮,相关电商网红概念和地摊类个股板块开始出现震荡或调整,而相对有业绩保证的消费板块中的食品饮料、商业连锁及酒类板块,反而会引发中期资金的回归,对于该板块可以重点关注。
此外今天伴随着这几天科技板块总体出现休整,医药和医疗保健板块再度出现走强的机会。这其中对于部分疫苗类的个股进行重点关注。详情大家可以关注下面的相关内容:
逻辑一:2020年1~5月间,重点疫苗品种批签发整体同比表现强劲,国产13价肺炎结合疫苗等表现优异。2020年1~5月间重点非免疫规划疫苗(13价肺炎为代表的14个品种)总体批签发在4994万剂,同比增长28.45%;
逻辑二:从具体品种来看,肺炎疫苗13价肺炎结合疫苗2020年1~4月份批签发约190万支,同比大幅增长56%,其中1~5月间国产沃森13价肺炎疫苗批签发达71.4万支,1~5月间沃森13价占比38%;23价肺炎多糖疫苗批签发约307万支,同比增长67%;
逻辑三:GSK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于2019年5月国内获批,2020年4月17日首获批签发,约11万支。疫苗行业的景气度高,因此可以重点关注疫苗行业优质公司。此外国产大品种驱动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疫苗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优质企业的优势、稀缺性将进一步体现,将充分推动并享受行业的发展。建议关注业内优质的上市公司沃森生物、智飞生物、康泰生物、华兰生物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未来市场震荡上行之后,一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这其中有可能还会经历短期调整的走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清醒地认识两点:
其一,未来个股与指数之间的关联性正在减弱;
其二,中期中国证券市场正在孕育大的变化。
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两点,就能从容面对未来市场不断折腾或者震荡的情况,相信在今年六月份,乃至于下半年中整个市场会给我们带来18、19年市场所不能相比的东西。此时考验不仅仅是技术和能力,更是眼光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