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财经直播行情分析网-阿牛直播

股票直播视频行情分析

学习炒股票、牛股预测、短线炒股技巧、股票学习视频教程、最新股市消息、股票行情分析

7月27日收盘点评:自古震荡多磨难 企稳未必靠“双底”

刘欣 来源:刘欣 20-07-27 19:20
人气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这其中有一段让笔者唏嘘不已:

原文如下:“……这个问题还真的值得人去思考, 是啊,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世界又是怎么样的?说实话我对这个问题也还真是没有太明确的答题, 但我相信的是,我们每个人眼里的世界都会是有所不同的……”。

其实作为投资者而言,我们每天也会思考类似的问题,那就是现在的市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市场呢?尤其经过了上周五暴跌之后,很多投资者从“快牛”的美梦中惊醒了,满眼望去,整个市场又是一片狼藉。面对今天的市场,沪指围绕着3200点展开了激烈地争夺,今天市场的低点与7月17日那天的低点,会不会在技术上面形成“双底”呢?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此刻太需要一根大阳线,让我们摆脱这段时间市场不断震荡走低的“阴霾”。

 

那么市场真能如我们所愿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当前市场中的各种特征。

 

「市场逻辑」

特征一:市场有“双底”迹象

从技术分析角度来看,目前这个位置上面形成“双底”的可能性并不大,这是因为双底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7月17日低点与今天的低点间隔周期仅仅只有6~7个交易日,太短时间从技术角度来看,“双底”形成的可能性并不大。当然即使“双底”形成的可能性不大,也不是说这个位置上面市场没有企稳的可能性,因为一方面今天沪指再次回补了部分的7月6日缺口,另一方面沪指也靠近了30日均线附近。从技术角度而言,这些位置对于当前的市场都会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只是“双底”的说法目前来看,并不牢靠。

特征二:黄金板块领涨市场

截止到今天收盘为止,黄金板块成为市场涨幅榜第一的品种,黄金板块上涨本质上是受到国际市场中,黄金价格突破1900美元新高的影响。并且黄金板块在今天收盘后,还创出这轮行情的新高。但是多数投资者都知道,如果市场中多数板块出现震荡,而黄金板块一枝独秀的话,很大原因是因为外部环境不稳定所造成,往往缺乏持续性。就像上周整体较为活跃的军工板块,今天就出现销声匿迹的情况。并且黄金板块也不具备带动整个市场企稳,或者翻身向上的可能性。因此目前来看,短期震荡的情况还将维持一段时间,未来市场在3150~3350点出现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特征三:量能情况下“台阶”

我们可以关注一下从这轮行情爆发到目前为止量能情况,7月6日~7月13日期间,当时沪深两地市场量能每天维持在1.5万亿上,市场当时在3300~3450点之间震荡,而从7月17日~7月23日,沪深两地市场量能每天维持在1.1~1.2万亿左右,市场在3200~3300点附近震荡。而今天沪深两地市场总体量能情况不足万亿,不仅仅代表在这个位置上面增量资金入场步伐较前期相比,继续出现萎缩;而且还说明未来市场整体震荡的区间又会出现下“台阶”的情况。由此可以判断,目前市场的量能水平将支持市场在目前区间位置维持震荡。

「热点策略」

除去黄金板块出现活跃外,今天在市场涨幅板前列的还有农业、数字货币生物疫苗等板块。目前来看,整个市场又进入了类似于二季度那样,指数维持上下震荡,而个股出现结构性行情的特征。

目前来看农业、种业猪肉等消费类板块,已经成为当前震荡行情中大资金避险的板块,因此未来这类板块继续走出独立性行情的可能性较大,作为稳健的投资者而言,可以继续重点关注这些低吸的机会。

此外数字货币板块也是今天市场中的亮点,而这恰恰是笔者之前反复强调的重点板块,由于立陶宛23日发行了全球首枚CBDC,也就是“央行数字货币”。接下来我们国家央行数字货币的脚步还会不断加大,相信该板块接下来出现整体性活跃的可能性较大。

苏东坡在《赤壁赋》中一句话:“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对于当前市场而言,虽然目前整体市场震荡区间在发生变化,但是不变的是结构性行情的特征,面对股指不断震荡,此时此刻更需要我们有清醒的头脑,冷静地认识,抓住这轮行情震荡中的主线,相信最终无论市场发生什么变化,我们都能做到“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推荐

    点击输入您的评论(文明发言、理性评论,勿发恶意评论,禁止人身攻击)   请勿发任何形式的广告、勿私自建群、发布群号、QQ号或其他联系方式! 请勿向他人索要联系方式。请所有用户小心非官方QQ号,谨防上当受骗!
    

    精品说说更多

      推荐课程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友情链接: 股市大盘 股票投资
        版权所有: 上海点掌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22)
        互联网ICP备案 沪ICP备1304490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428号 沪ICP证:沪B2-20150089 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备案号:201708210015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31268888 网站安全值班QQ:800800981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绑定

        X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确定 取消
        X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