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在学校读书的时候,都学过“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这两个概念吧?可能有些人已经忘了这两个概念了,那么咱们先一起回忆一下这两个“条件”的定义是什么:
充分条件:由A可以推出B,由B不可以推出A,则A是B的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由A不可以推出B,由B可以推出A,或者还可以说,没有A就没有B,则A是B的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如果由A可以推出B,由B可以推出A,则A是B的互为充分必要条件。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很多朋友说:太烧脑子了!今天为什么文章的开头,给我们说这些干嘛!其实在股票市场分析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用到“充分”或者“必要”条件,但是有意思的是,股票市场中不存在所谓“充要条件”,因为一旦“充要条件”在股市中成立的话,则在股价涨跌就可以简单地套用公式了。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市场出现了“阴阳”十字星的组合,昨天笔者也重点讲过,在市场关键位置出现“十字星”,要么是涨跌中继的体现,要么就是市场“变盘”的信号。今天沪指出现了一根60多点中阳线,再次把指数推升到了3300点附近。那么本周还剩下的两个交易日内,股指会不会再接再厉呢?这个位置指数的上涨,是不是就意味着第二波行情开始启动了呢?
针对大家关注的这些问题,首先先表明笔者的观点:其一,这个位置上面市场进一步上攻的空间不大,这个位置继续维持震荡的可能性较大;其二,第二波行情的启动,远远还没有到来,这个位置上面还是要保持客观冷静的心态。接下来笔者再阐述相关的理由:
「市场逻辑」
1)上周末的文章中,笔者就明确地讲过,本周市场从技术上来看,存在回抽20日均线的可能性。其实道理很简单,上周五市场的大幅下跌,虽然有着自身的内部原因,但是催化剂则是外部事件的冲击。因此今天沪指回到了20日均线附近,也是意料之中的。同时到今天收盘为止,沪指也触及了7月14日以来所形成的下降通道的上轨位置,而这个位置无疑在短期内,会对当前市场造成较大压力。因此本周剩下的两个交易日内,沪指存在冲高回落的可能性。
2)本周前两个交易日,沪深两地市场的成交量仅在9000亿左右,而今天两地市场量能再次放大到1万亿以上,这的确让很多投资者感到欣慰,毕竟市场在上涨中出现了放量的迹象。但是量能放大,只是行情能继续走强的必要条件,简单来说,要继续走强必须放量,但即使放量也不能保证行情就一定上涨。并且1万亿左右的量能,从7月份的情况来看,也属于较低的量能水平,这个量能最多保证市场在3200~3300点附近维持震荡,如果股指要向上进一步拓展空间的话,这个量能水平显然属于是不够的。
3)今天市场的热点是百花齐放,昨天笔者重点讲到尾盘出现异动的券商板块,出现在涨幅榜的前列。此外还有半导体、家电、生物疫苗、医药和消费电子也在市场中全面活跃了。似乎一下子证券、科技、医药和消费板块出现了明显联动的情况,而这种联动的持续性能有多久呢?相信每一位投资者心里都没有底吧。从今年二季度市场震荡过程中的热点情况来看,多数时候这些板块都呈现轮动的特征,一旦某个交易日出现了联动,往往意味着市场短期高点的出现,未来呈现震荡的可能性较大。相信明天盘中,这种联动的持续性就能见分晓,而笔者判断是这种联动不可持续。
「热点策略」
对于今天市场的大涨,在上文中已经阐述清楚了,那么在目前市场的情况下,多数投资者还是应该保持谨慎的心态,切不可因为今天大幅上涨,而盲目认为第二波行情的启动。对于未来操作的,对于以下几个板块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
对于券商板块,笔者的判断整个行业全面启动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板块中的个股机会不断出现。大家在这个位置上面还是可以关注前期几个活跃的券商股,如财通证券、第一创业、中信建投、招商和浙商证券后市的表现,注意未来有重组的券商股机会。
对于消费板块中家电,也是在7月17日大跌之后笔者重点强调消费板块之一,无论是家电,还是农业、猪肉、食品等板块,目前的策略仍是低吸为主,尤其是市场一旦出现震荡,相信这些消费板块反而出现走强的可能性会增加。
对于科技股,笔者昨天也讲到科技股存在企稳的可能性,今天半导体板块的活跃,也预示着未来科技板块的独立性行情机会又会到来,而重点机会还在数字货币,及北斗导航板块中,今天北斗导航板块开始有活跃的迹象。
主席在1949年的《丢掉幻想 准备斗争》一文中曾经讲到:我们爱好和平,但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和平不是求来的,也不是喊出来的,没有维护和平的能力,特别是不做好足够准备,就不可能维持和平。
对于当前市场而言,我们期盼第二波行情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经过了7月中旬的大幅杀跌后,市场又将进入一波震荡整固的阶段,虽然这个过程是复杂而艰辛的,但是相信震荡之后的市场,必然会迎来光明灿烂的第二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