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读书的时候,有段时间对哲学很感兴趣,记得我们有位哲学老师告诉过我们:所有的平衡都是会被打破的,所有平静的表面下,都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毕业之后,从事了证券行业,发现这位哲学老师所说的这些话,在股票市场中也同样适用。这更说明了哲学真的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看本周这两天市场的情况来看,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出现虽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但是反弹中市场依旧呈现两个明显的特征,其一是热点的切换频繁,就像周一领涨的第三代半导体板块,周二就出现在跌幅榜的前列;其二是主板市场的量能再度萎缩,甚至已经萎缩到地量的水平。从7月17日以来,一旦市场的量能萎缩到当期地量水平的话,往往意味着市场短期内将出现“变盘”,并且多数时候出现向上的“变盘”。那么这次主板市场再度出现缩量,是不是意味着短期市场“变盘”又要临近了?
「市场逻辑」
1)与8月下旬以来市场的情况不同,最近一段时间不仅仅是主板市场出现缩量,而且相对而言创业板市场的量能较前期相比也出现了明显萎缩。缩量本身意味着场内的存量资金并不活跃,同时场外的增量资金也不愿意进场。同时从上周开始创业板的低价股行情出现了退潮后,短期资金在市场中的活跃度也出现了大幅下降。并且沪指目前已经回抽到60日均线附近,如果明后两天市场的量能不能进一步放大的话,则这轮反弹也将进入重要的阻力位,后续整个市场继续出现震荡回落,考验箱体震荡的底边位置的可能性非常大。
2)再看这几天科创50指数的情况,虽然从上周五开始,该指数出现了“三连阳”的态势,但是整体量能也没有出现有效放大,考虑到目前该指数仍处在7月中旬所形成的下降通道中,一旦后续反弹到下降通道上轨位置附近,则该指数继续出现震荡的可能性较大。虽然目前该指数有利好消息的刺激,但明显属于“远水解不了近渴”,一方面4个科创50ETF产品还没有正式发行,另一方面科创板本身门槛,也制约了部分中小投资者资金的介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科创50指数中会存在部分个股的机会,尤其可以关注新调入50指数的个股,但整体性的机会并不大。
3)虽然这几天市场出现了缩量反弹的迹象,但是今天主板市场中还是出现了可喜的现象,那就是一些低估值的周期性品种,或者上半年一些受疫情影响比较大板块出现在涨幅榜的前列。近期笔者反复强调市场风格的转换,到目前为止我们似乎看到了这种明显的变化。这其中旅游、酒店是受到十一长假临近的刺激,而航空、运输服务、仪表、机械板块也是近期笔者反复强调的低估值周期性板块。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短期内市场不出现明显放量迹象的话,则沪指在目前为主上面也不会出现大幅调整。而一旦市场出现放量迹象的话,则股指在周期性板块带动下,又会出现箱体震荡的顶端位置。
「热点策略」
近期笔者反复强调的策略,就是在短线上面保持小仓位,参与部分热点板块的活跃;而从中期角度而言,可以低吸部分低估值的周期性板和前期超跌的消费板块,这样不仅无惧市场缩量反弹之后震荡的风险,而且一旦后续市场继续向上的话,则可以把握住这些板块的中期机会。
伴随着今天食品饮料板块的反弹,这意味着前期大幅下跌的消费板块也进入了企稳阶段,作为普通投资者而言,可以继续关注食品、酒类和农业板块的超跌机会。同时还可以继续对机场航空、煤炭、机械和化工等周期性板块采取低吸的策略,把握这类低估值品种的估值修复性机会。此外还可以对光伏板块进行适当的关注。
柴静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这个世界是一个很平衡的世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你会发现,所谓的善和恶只不过是两种变化的律动。在股票中所有的平衡也是动态的,你也会发现,所有涨和跌的结果只不过是短暂平衡中,各方最终博弈的结果。
不要去猜测什么“变盘”的方向,因为未来中国股市的方向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断地向上突破,突破,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