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有一段让人记忆忧新。就是毛泽东在“打鼓新场”风波中坚持己见,以一人之念对抗所有人,甚至不惜以辞职相要挟,避免了红军的全军覆没,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又一次挽救了全军。
由于博古、李德的瞎指挥,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长征。湘江一役,红军惨败,由八万人下降为三万人。
之后遵义会议确定毛泽东为周恩来的“军事帮助官”,重新拿回了军权。拿回军权后的土城首战,想一举扭转颓势,但因情报有误,造成判断上的失误,出现了土城战役的失利。从那之后,毛主席对于情报工作更加重视了,由周恩来专门负责情报工作。
之后毛主席又挥师进入云南,再入贵州,一仗打掉了王家烈的八个团,又吃掉了吴奇伟的增援部队,一举吃掉了敌二十个团。此役让毛主席的威望大大提高。
但几天后在一次军委扩大会议上,林彪、聂荣臻建议攻打“打鼓新场”。为了避免过去三人军事小组所犯的错误,决定由大家民主决定。
朱德先发言,支持打打鼓新场,认为打下它就打开了西进的通道;之后博古、张闻天也都表态支持。毛主席则从多个方面论述了不能打,打的危险。
方案的提出者林彪也表达了打的优势,鼓德怀等也都支持打。
后来张闻天提议大家举手表决。一二十人几乎全部表示赞同,最支持毛主席的周恩来,朱德一看大家都赞同,也举手赞同。毛主席一看这阵势,只能说,既然大家都赞成打,那我这个政委也就不用当了。
张闻天脾气也火爆,当下发火:我党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你不爱干就不干吧!毛主席无奈之下独自离场。
回去之后,毛主席越想气越不顺。后来他又独自去找周恩来。两人正交谈时,传来了蒋介石那边的情报:原来打鼓新场就是蒋介石设的一个圈套,在它周围早就埋伏了数路大军,专等红军来攻,只要红军一出现,必将陷入多重埋伏,红军绝对难逃全军覆没的危险。
周恩来不得不感叹,还是毛主席看得远啊!此时,朱德也赶过来,也得知了敌方情报,不得不感叹,还是毛主席高瞻远瞩。之后周恩来再去找张闻天,王稼祥,说服他们把军权完全地交给毛主席,后来红军的处境才慢慢地好起来!
有时候真理真的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毛主席敢于在那么多的反对者面前坚持自己的判断与见解,这不是一般的大智大勇的人所能做到的。在没有出现结果之前,谁也不知道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况且提出不同意见的都是红军的最高指战员,都不是吃素的。
这不得不让人想起朱元璋在面对先打张士诚还是先打陈友谅时的战略选择,一样的与众不同,一样的深谋远虑。
这种素质也是投资者所最最需要的,但也是大多数的投资者所欠缺的。不要说坚持己见,甚至连自己的结论也没有,没有分析就没有结论,没有结论就不可能坚持,只能随波逐流,破棉絮包脑袋,撞到哪里是哪里了!当你有了自己的见解后,在众人都反对的情况下还能坚持己见将是十分困难的。
写篇文章不容易,看明白了的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