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今天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秋高气爽的周末,但是周五市场的表现,应该会让很多投资者没有好的心情过周末。的确周五的盘中发生了很多令人恐慌的情况:
情况一:在3300点上方坚守多日的沪指,周五终于收盘跌破3300点,并且回补了节后的第二个跳空缺口;
情况二:受到巴西拒绝采购中国疫苗,昨天疫苗板块在出现重挫,带动创业板和科创板指数大幅调整;
情况三:前期强势的品种如科创板中石头科技和涪陵榨菜,周五在高位出现闪崩,引发市场对于机构抱团个股的担忧;
在本周前几个交易日中,虽然沪指也出现过大幅下挫,但是最终在金融权重股发力之下,盘中股指马上就出现了止跌回升。而周五市场中之前最为强势的沪指也没有扛住,这是不是意味着未来市场还将继续出现一波调整?此外市场中前期强势品种的下跌,是不是技术层面上面所谓的“最后一跌”已经到来了?面对周五集体下跌市场,下周作为普通投资者又该如何应对呢?此时笔者先表明对于下周市场的观点:即短期市场仍有继续震荡调整的要求,但是中期市场向好的格局仍没有变化。接下来对和大家好好地掰扯一下。
「市场逻辑」
1. 节前有几次市场出现大幅调整,在外因方面都是受到了海外市场的影响。而这次A股调整之前,无论是港股,还是亚太和欧美市场表现都相对比较平稳。因此客观地来看,这次市场调整的外因更多的来自于市场消息面的刺激,如巴西宣布拒绝采购中国疫苗,以及可转债市场出现巨量跳水,管理层加大了监管的力度。而市场内因方面,周四的市场笔者就强调过,一方面金融权重股的护盘表现,只能延缓市场下跌的幅度和速率,并不能根本性改变市场下跌的趋势;另一方面虽然本周有两次3300点失而复得,但是3300点仅仅是心理层面上的支撑,从历史的经验来看,这种心理层面上的支撑更多时候一定会被有效击穿。目前来看,沪指已经回补了节后的第二个缺口,下周将考验第一个缺口的支撑,预计在该位置对沪指将会形成一定的支撑作用。
2. 近期市场中不断出现高位个股补跌的情况,比如吉比特、长春高新等。而这类个股下跌的原因通常在于,由于连续推升之后股价已经处在较高的位置上面,参与其中的机构资金获利丰厚,同时这类个股未来的业绩增长要么低于预期,要么就是不能支持目前高位的价格。因此一旦在市场中有风吹草动,就会有资金夺路而逃,之后其他资金互相踩踏后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不是什么坏事,客观地来看,在市场中一旦出现强势个股的补跌,往往意味着市场的调整已经进入了后期,也就是说该跌的品种都已经跌了,连最强势的品种也跌了,表明后续市场继续杀跌的动力已经开始衰减。并且目前沪指距离箱体震荡的底边位置(3200点)的空间不大,由此可见下周沪指虽有继续震荡的风险,但总体下跌的空间并不大。
3. 周五市场中可转债出现了巨量的波动,甚至昨天该市场的成交量已经接近了2000亿,而周五沪深两地市场的量能也仅有6800多亿。最近可转债市场出现了异常的活跃,这其中一定会分流和吸引一部分主板市场的资金,但是当周五该市场出现巨量暴跌,同时管理层也继续加大对于可转债市场的监管力度,相信短期内这个市场又将归于平静。而之前运作在可转债市场中的短期市场一定会撤离,同时也会在市场中寻找新的操作目标。此时股票市场经历了节后近两周的震荡调整之后,部分品种的跌幅相对比较大,届时证券市场对于这部分资金一定会存在吸引力。当然资金回流到股票市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但是可转债市场理性回归后,客观来看对于主板股票市场来说,一定是利大于弊的,这对于短期内市场的企稳,也会启动积极的作用。
「热点策略」
经历了周五大幅震荡之后,沪指、创业板指数和科创50指数都有不同程度大幅震荡。但是目前来看,主板市场中目前还有银行板块的护盘作用,相信未来调整的空间有限。因此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重点仍然应该放在主板市场中。
近期笔者不断强调金融权重板块,其中银行板块的走势已经不得不让我们重视,这不是简单地护盘,极有可能是为行情启动的征兆,因此目前来看可以继续对银行板块中的中小市值银行股进行重点关注。此外从中期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光伏风能这类二线的科技股经过这波震荡之后,其中期价值还是在不断显现,因此可以重点关注;此外从9月份公布的发电量和用电量数据来看,同比出现了7%以上的增加,这不仅表明经济已经完全恢复了,也表明未来对于煤炭、化工和有色等原料型的周期性板块也应该中期关注了。
在证券市场中,每次涨涨跌跌都是平常的事情,但是面对涨跌我们不仅要知道背后的原因,而且还应该从涨跌中看出对于未来市场研判的方向。同时更不应该因为短期的涨跌,影响对于市场中期走势的判断。
其实很多时候,市场总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