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笔者进入证券行业开始,耳边就不断萦绕着“市场是有趋势的”这句话。牛市不轻言顶,熊市不轻言底,正是这个经典理论进一步的延伸。从年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一根突破性阳线的出现,正式宣布一轮中期行情的开始。此时此刻,作为普通投资者而言,我们应该坚信市场中趋势的力量。
再从今天盘面的情况来看,早盘沪深两地市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震荡的走势,然而从午后整个市场又延续了震荡攀升的走势,不仅沪指再创这轮行情的新高,而且在今天盘中创业板指数更是达到了3100点的阶段新高。与此同时,沪深两地市场的量能持续放大,突破了1.2万亿的大关。整个市场无疑呈现出价增量升的喜人局面。
那么未来的市场,是不是就一路高歌猛进,继续不断地刷新阶段性的高点呢?需要客观地指出,当下的市场正处在“小牛初长成”的阶段,而这个阶段中市场的“牛性”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整个市场在保持短期强势上攻的同时,阶段性震荡的态势随时会出现。从年后这几天市场中的走势来看,这种情况的确存在。虽然整体来看,这波中期行情仍有进一步向纵向发展的趋势,但是对于这些情况我们也不能熟视无睹。
「市场逻辑」
情况一:客观看待近期市场的“价增量升”
技术分析的经典理论告诉我们,市场处在上涨趋势中,如果整个市场呈现出“价增量升”态势的话,则这种上涨是健康的,并且具备一定的持续性。最近四个交易日沪指的量能和涨幅的数据来看,截止到今天收盘为止,沪指5680亿的量能是最近四个交易日中最大的量能,但是对应今天沪指涨幅是0.73%,恰恰是最近四个交易日中涨幅最小的一天。这种情况恰恰说明,连续四个交易日沪指持续上涨后,在今天整个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放量滞涨”的现象。此外再从年后两个交易日个股涨跌个股的情况来看,昨天仍有1000多家个股下跌,2000家个股涨幅小于1%;而今天市场中下跌个股却达到了2400多家。综合这些情况来看,虽然年后股指不断创出新高,但是在上涨的背后,无论指数还是个股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疲态。
情况二:大金融板块年后走势相对疲软
年前指数站稳3400点,并发动一轮上攻行情的导火线正是券商板块。而年后虽然指数不断地创出阶段新高,但是这轮冲关的过程中,大金融板块却没有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在今天盘中,前期一直强势的中原证券出现了高位震荡,与此同时国金和国联也没有接过券商板块领涨的大旗。更有甚者,在昨天指数上攻的过程中,银行板块还出现一波大幅震荡回落的走势。今天接近午盘虽然该板块出现了一波快速拉升,但是最终银行板块没有出现止跌特征的中阳线。作为大金融板块而言,在任何一波中期行情展开的过程中,都会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因为大金融板块中运作的都是所谓的“大资金”,这些资金的态度代表了市场未来中期趋势方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普通投资者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大金融板块未来的动向。
情况三:年后北向资金开始出现净流出
年后两个交易日,北向资金一改11月和12月份大规模净流入的态势,连着两天出现了净流出的情况。虽然北向资金短期的流进流出,与市场的涨跌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关系。但是一旦北向资金形成了持续流进流出,其实对于未来整个市场中期趋势是有预见性。从历史上来看,最近四年每年1月份也是北向资金大规模净流入的,因此未来一段时间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北向资金的流向情况。此外从这几天北向资金流出的个股来看,集中在部分高位的白马股当中。其中北向资金前20个重仓股中,有13个个股在今年出现了持股数量下降的情况。临近年报披露期,作为普通投资者也要注意这类高位白马股的风险。
「热点策略」
正如文章标题所言的那样,整个市场目前正处在“小牛初成”的阶段,而这个阶段中市场的“牛性”还没有成熟,因此不排除连续上涨后,市场会出现震荡的风险。当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市场中期趋势已经确立了,在这种情况下震荡之后市场仍具备继续向上的态势。此时此刻,在操作中除了保持短线谨慎,不要盲目追涨高位个股之外,还应该做好积极拥抱这轮行情的准备,不要轻言这轮行情的结束。
从操作的具体方向来看,昨天笔者重点强调的科技板块在尾盘出现了强势的态势。虽然当下市场中酒类和农业板块继续保持活跃,但是这些板块并不能带动指数上涨。相反作为稳健的投资者,倒是可以在低位的科技板块中寻找更多的操作机会,如半导体芯片、5G、通信等板块。此外伴随着年报的披露来临,中期仍可以重点关注军工板块。尤其对于航空发动机和武器耗材等相关的个股进行重点关注,在具体操作中还是选择逢低介入。
许多年前,曾听过一位前辈的演讲,最后那几句话一直让笔者记忆犹新: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崇拜市场的力量,相信趋势的力量,虔诚而谦虚地接受它每一次的暗示......,每次笔者回想起这句话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诠释和感悟。
苏轼在晚年有首词,写道:“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作为投资者来说,面对当前的市场,不要去猜测行情什么时候会见顶,什么时候轮到我的股票上涨。看清局势,做好当下,就能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