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冬。
此时此刻,回味着狄更斯这段话,笔者觉得用来形容当前投资者的心态,真的很恰如其分。从12月30日迄今为止,主板沪指出现了罕见的“六连阳”,上涨幅度达到了近6%。然而进入新年之后,面对每天不断推高的指数和放大的量能,笔者并没有感觉到多数投资者的喜悦之情。相反面对不断创出新高的指数,更多感受到的是多数投资者对于市场上涨的恐慌,手中个股不涨的抱怨,以及对于未来行情不确定性的担忧。
笔者粗略了统计一下最近六个交易日个股的情况:12月30日迄今为止,上涨个股家数仅有1995家,占比还不到沪深两地市场个股总数的一半;更有甚者,截止到今天收盘为止,这六个交易日内涨幅超过10%的个股仅有1529家,同期跌幅超过10%的个股却达到了1542家。看了这些数据之后,相信大家一定能够理解多数投资者此刻拥有的恐慌、抱怨和担忧的复杂心情。
似乎这波行情与我们之前所经历过的任何一次行情都不太一样,如果说这轮行情依然是“结构性行情”的话,那么这轮行情的“结构性特征”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对于未来的行情,笔者还是坚持自己一贯的观点:即使市场短期内出现震荡,则这轮行情中期趋势仍没有发生变化。而在今天的文章中,笔者要和大家交流一下如何去适应这轮全新行情的变化。
「市场逻辑」
适应一:忽略指数每日涨跌的意义
很多年以来,多数投资者养成了看指数涨跌的情况,来判断市场机会的习惯。无论是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都是很多投资者每天在盘中必须紧盯的风向标。虽然每一种指数的编制都有自己的方法,但是在大方向上这些指数都是抽取样本股,同时根据不同个股的总市值来设定个股占指数权重比。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会造成某几只权重较大个股涨跌,直接影响某种指数的涨跌。知道了这种情况后,作为普通投资者来说,在个股操作时机的选择上面,就不要过分在意某种指数当天的涨跌情况。换句话说,即使短期内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震荡,部分个股仍会沿着自己的趋势继续前行。关注个股方面的独立性,比预测指数未来涨跌更有意义。
适应二:选对行业还要选对个股
这波行情迄今为止,主线的热点板块还是比较清晰的,相信很多投资者也能关注到相关行业的热点情况。但是很遗憾的是,现在的行情已经不是选对行业,随便在行业中挑一只个股就能赚钱的时代了。就拿今天市场涨幅居前的有色板块来说,上涨个股60家,而下跌个股也达到了45家,同时还有一家个股跌停。这种情况对于在市场中呆了很久的投资者来说,有时候是很难接受的。我们看到的是部分行业领涨的个股,出现了机构抱团的现象,而为什么是这些个股才被机构抱团呢?这其中自然自身的道理,对于有些投资者的认知来说,是很难了解清楚的。所以对于在选对行业,而在个股方面无从下手的投资者来说,选择对应的行业ETF产品,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适应三:方向对了还是把握好节奏
对于部分投资者来说,在这轮行情中即使行业和个股都选择正确了,如果在操作节奏上面出现问题话,要么会买在了阶段性的高点之后,要么卖在新行情的启动点之上。还是拿有色板块来说,在12月25日有色板块出现大涨之后,很多投资者开始关注该板块的机会,当然很多分析人士也大谈该板块美好的未来;但是在12月29日当天该板块出现大幅下跌,甚至在年前最后两个交易日,上涨的力度也不大;而那时候白酒板块涨得比较好,如果这个时候贸然换股的话,那么迄今为止该板块这波上涨又是完美错过。针对这方面的问题,笔者的建议仍是不要追高介入,往往在当时市场中基本面较好的行业,要么采取提前埋伏,要么就是逢低吸纳的策略。
「热点策略」
在做节目的时候,曾经听到有位老师讲过这么一句:身处大时代,遍地是黄金。笔者对于这位老师的远见和气魄表示钦佩,但是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此时此刻处在这样一波的行情中,如果选择不好行业、个股或者把握不好节奏的话,当下市场未必都是黄金,更有甚者到处可能都地雷和陷阱。
面对接下来行情,对于已经在军工和有色板块中的投资者而言,进一步关注好这些行业及板块总体趋势的变化,目前来看该类板块的行情并没有结束。而如果此时没有在其中的投资者,笔者倒是建议重点关注科技板块,这其中可以关注之前笔者反复强调的半导体芯片、5G商业应用等板块,还可以重点关注昨天笔者重点讲到的消费电子板块中的MiniLeD板块,因为下周即将召开CES展会,该展会不仅代表了全球最新消费电子的发展方向,而且最近几年也会给证券市场带来相关的机会。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股市中每天都在演绎“马太效应”的故事。如何避免呢,除了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外,笔者觉得还是需要在股市投资中运用“方法论”,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
在股市中,看涨说涨,看跌说跌,那叫谋事;如果有一定的预见性,那叫谋时;但是真正在股市成功的人要学会审时度势,那才叫真正的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