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财经直播行情分析网-阿牛直播

股票直播视频行情分析

学习炒股票、牛股预测、短线炒股技巧、股票学习视频教程、最新股市消息、股票行情分析

1月7日收盘点评:这样的行情,未必遍地都是黄金!

刘欣 来源:刘欣 21-01-07 16:47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希望之春,也是失望之冬。

 此时此刻,回味着狄更斯这段话,笔者觉得用来形容当前投资者的心态,真的很恰如其分。从12月30日迄今为止,主板沪指出现了罕见的“六连阳”,上涨幅度达到了近6%。然而进入新年之后,面对每天不断推高的指数和放大的量能,笔者并没有感觉到多数投资者的喜悦之情。相反面对不断创出新高的指数,更多感受到的是多数投资者对于市场上涨的恐慌,手中个股不涨的抱怨,以及对于未来行情不确定性的担忧。

 

笔者粗略了统计一下最近六个交易日个股的情况:12月30日迄今为止,上涨个股家数仅有1995家,占比还不到沪深两地市场个股总数的一半;更有甚者,截止到今天收盘为止,这六个交易日内涨幅超过10%的个股仅有1529家,同期跌幅超过10%的个股却达到了1542家。看了这些数据之后,相信大家一定能够理解多数投资者此刻拥有的恐慌、抱怨和担忧的复杂心情。

似乎这波行情与我们之前所经历过的任何一次行情都不太一样,如果说这轮行情依然是“结构性行情”的话,那么这轮行情的“结构性特征”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对于未来的行情,笔者还是坚持自己一贯的观点:即使市场短期内出现震荡,则这轮行情中期趋势仍没有发生变化。而在今天的文章中,笔者要和大家交流一下如何去适应这轮全新行情的变化。

 

「市场逻辑」

适应一:忽略指数每日涨跌的意义

很多年以来,多数投资者养成了看指数涨跌的情况,来判断市场机会的习惯。无论是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中小板指数和创业板指数,都是很多投资者每天在盘中必须紧盯的风向标。虽然每一种指数的编制都有自己的方法,但是在大方向上这些指数都是抽取样本股,同时根据不同个股的总市值来设定个股占指数权重比。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会造成某几只权重较大个股涨跌,直接影响某种指数的涨跌。知道了这种情况后,作为普通投资者来说,在个股操作时机的选择上面,就不要过分在意某种指数当天的涨跌情况。换句话说,即使短期内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震荡,部分个股仍会沿着自己的趋势继续前行。关注个股方面的独立性,比预测指数未来涨跌更有意义。

适应二:选对行业还要选对个股

这波行情迄今为止,主线的热点板块还是比较清晰的,相信很多投资者也能关注到相关行业的热点情况。但是很遗憾的是,现在的行情已经不是选对行业,随便在行业中挑一只个股就能赚钱的时代了。就拿今天市场涨幅居前的有色板块来说,上涨个股60家,而下跌个股也达到了45家,同时还有一家个股跌停。这种情况对于在市场中呆了很久的投资者来说,有时候是很难接受的。我们看到的是部分行业领涨的个股,出现了机构抱团的现象,而为什么是这些个股才被机构抱团呢?这其中自然自身的道理,对于有些投资者的认知来说,是很难了解清楚的。所以对于在选对行业,而在个股方面无从下手的投资者来说,选择对应的行业ETF产品,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适应三:方向对了还是把握好节奏

对于部分投资者来说,在这轮行情中即使行业和个股都选择正确了,如果在操作节奏上面出现问题话,要么会买在了阶段性的高点之后,要么卖在新行情的启动点之上。还是拿有色板块来说,在12月25日有色板块出现大涨之后,很多投资者开始关注该板块的机会,当然很多分析人士也大谈该板块美好的未来;但是在12月29日当天该板块出现大幅下跌,甚至在年前最后两个交易日,上涨的力度也不大;而那时候白酒板块涨得比较好,如果这个时候贸然换股的话,那么迄今为止该板块这波上涨又是完美错过。针对这方面的问题,笔者的建议仍是不要追高介入,往往在当时市场中基本面较好的行业,要么采取提前埋伏,要么就是逢低吸纳的策略。

「热点策略」

在做节目的时候,曾经听到有位老师讲过这么一句:身处大时代,遍地是黄金。笔者对于这位老师的远见和气魄表示钦佩,但是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此时此刻处在这样一波的行情中,如果选择不好行业、个股或者把握不好节奏的话,当下市场未必都是黄金,更有甚者到处可能都地雷和陷阱。

面对接下来行情,对于已经在军工和有色板块中的投资者而言,进一步关注好这些行业及板块总体趋势的变化,目前来看该类板块的行情并没有结束。而如果此时没有在其中的投资者,笔者倒是建议重点关注科技板块,这其中可以关注之前笔者反复强调的半导体芯片、5G商业应用等板块,还可以重点关注昨天笔者重点讲到的消费电子板块中的MiniLeD板块,因为下周即将召开CES展会,该展会不仅代表了全球最新消费电子的发展方向,而且最近几年也会给证券市场带来相关的机会。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么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股市中每天都在演绎“马太效应”的故事。如何避免呢,除了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外,笔者觉得还是需要在股市投资中运用“方法论”,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

在股市中,看涨说涨,看跌说跌,那叫谋事;如果有一定的预见性,那叫谋时;但是真正在股市成功的人要学会审时度势,那才叫真正的谋势。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推荐

    点击输入您的评论(文明发言、理性评论,勿发恶意评论,禁止人身攻击)   请勿发任何形式的广告、勿私自建群、发布群号、QQ号或其他联系方式! 请勿向他人索要联系方式。请所有用户小心非官方QQ号,谨防上当受骗!
    

    精品说说更多

      推荐课程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友情链接: 股市大盘 股票投资
        版权所有: 上海点掌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22)
        互联网ICP备案 沪ICP备1304490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428号 沪ICP证:沪B2-20150089 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备案号:201708210015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31268888 网站安全值班QQ:800800981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绑定

        X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确定 取消
        X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