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贤集》中有这么两句话:常将有日思五日,莫把无时当有时。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在好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不能等到失去或者危险真正到来之后,再去回想当初风光的时候。
对于成熟的投资者来说,面对每天市场的涨涨跌跌,我们更不能看涨思涨,看跌才去思跌。更多的时候,不仅需要我们对于市场中期趋势要有明确地判断,而且在实际投资的过程中,更需要我们透过市场表面的涨跌,看清背后的逻辑。这样才不会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再看今天的市场:
从指数的角度来看,主板沪指在盘中重新回到了3600点整数关口;
从量能的角度来看,当日沪深两地市场的成交量达到了1万亿左右,有萎缩的迹象;
从热点板块的情况来看,今天盘中半导体板块出现了反包的大阳线,同时券商和银行等大金融板块也出现活跃的迹象。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不是意味着市场这波高位震荡调整的结束,接下来整个市场又要重抬升势了呢?正如今天文章标题所言,虽然股指再次站上了3600点整数关口,回到了前期高点位置,但是整个市场当下的情况,却和上周市场存在明显的不同。目前来看,虽然整个市场中期行情并没有结束,但是短期内整股指在这个位置上,却会呈现来回震荡的走势。为什么笔者会得出这样的判断?接下来请大家仔细关注一下这波上涨中市场的真实情况。
「市场逻辑」
情况一:市场的短期趋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或许从点位的角度来看,主板沪指仍在这波行情高点位置附近。但是如果仔细关注一下沪指日K线上的走势情况,大家就会发现从12月30日到1月7日期间,整个市场出现了单边上涨的走势。而从1月8日开始,沪指在这波行情启动之后第一次出现了高位震荡的走势,虽然1月12日沪指出现反包大阳线,但是之后整个市场短期趋势已经演变为横盘震荡的走势。此外从沪指15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K线情况来看,从上周五开始的这波短期反弹,一方面股指已经接近了前期高点位置;另一方面正在反弹过程中,市场也出现了短期量能萎缩的情况。这表明短期内整个市场继续上攻的动力开始不足了。综合上面的情况来看,今天沪指的这根中阳线,很难改变整个市场短期震荡的趋势。
情况二:抱团品种中今天仅有科技板块出现走强
众所周知,这波行情最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于有色、军工、消费、白酒和科技等板块抱团之后的合力。但是从今天盘面的情况来看,仅仅只有科技板块中半导体板块出现反包阳线,而其他“抱团”品种目前来看,仅仅只能判断是小幅反弹的行情。但是作为科技板块来说,虽然可以带动市场人气的聚集,但是该板块对于整个指数的拉升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如果说行情就此开始止跌回升的话,则未来还需要能带动指数上涨的板块出现。当然在今天盘中我们也看到了银行和券商等大金融板块的活跃,但是券商板块中仅有1家出现涨停,而银行板块中活跃的也仅是一些中小市值的商业银行,因此大金融板块从今天市场的情况来看,仍不具备整体性活跃,带动指数拉升的可能性。
情况三:高低切换并没有在今天市场中延续
在上周五市场中,注册制的次新股出现了全面活跃的走势,对应着当时“抱团”品种的全线调整,市场中有分析人士热点出现了所谓的“高低切换”。而对于“高低切换”,笔者在周末的文章中就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即这种注册制次新股的行情并不能在市场中持续。因为本身切入这些板块中的资金就是一些中短期的资金,而伴随着年报的披露,整个次新股板块还将面临一次业绩的考验。在这种情况该板块中或许会有部分个股脱颖而出,但形成持续性热点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从今天盘中的情况来看,注册制次新股也再次出现整体性活跃的态势。目前来看,虽然前期部分“抱团”品种存在调整的压力,但是对于大资金这种“抱团”方式,笔者认为中短期内并不会发生变化。未来如军工和科技板块中,大资金“抱团”走强的态势卷土重来的可能性较大。
「热点策略」
目前来看,整个市场持续上攻的可能性并不大,而短期内维持横盘震荡的可能性较大。因此面对今天市场的上涨,作为普通投资者而言,还是不要盲目追涨当日的热点,尤其是短期活跃的品种。在目前这个时间点,更多地应该考虑业绩的因素,在相对业绩较好的品种中,寻找中期介入的机会。目前来看,军工板块中的航空发动机和武器耗材,以及科技板块中半导体、芯片和5G应用等板块还可以重点关注。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科技板块中传媒板块,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去年全年为止传媒板块在市场中表现差强人意。与此同时该行业在去年也迎来了重要的变化,一方面,文娱和消费习惯快速向线上迁移,短视频、直播电商等行业迎来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子板块受疫情冲击较为严重,如电影、营销、出版等行业,上半年业绩不佳、下半年也仍处于缓慢恢复期。展望2021年,我们认为顺周期复苏将带动传媒行业的回暖。
逻辑关注点:
逻辑一:随着2021年国内经济逐渐回暖,叠加去年的低基数,传媒板块的顺周期子行业(如电影、广告营销、出版)的需求有望得到大幅边际改善、走出业绩底部,并且,梯媒和电影均属于高经营杠杆类型的行业,收入恢复时能够带来更大的业绩弹性。我们可以看到部分龙头公司(分众传媒、中信出版等)去年的三季报已经展现了一定的业绩向好的信号;
逻辑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疫情好转,国内广告刊例花费已经开始明显回暖。CTR数据显示,2020年10月广告市场花费同比和环比迎来双增长,同比提升10.1%,环比提升5.8%,这是继9月份同比环比达到双增长之后,第二个月呈现增长趋势。由于广告行业顺周期属性明显,预计今年将持续受益于疫情之后经济复苏和广告主预算增加;
逻辑三:此外在去年视频号入场标志短视频竞争格局清晰,抖音快手较量仍是短视频赛道下半场的焦点。2020年上半年,快手App的平均月活为4.85亿人,平均日活为2.58亿人;竞争对手方面,字节跳动官方公布,截至2020年1月抖音日活超过4亿;新入局的微信视频号发展迅猛,2020年6月宣布日活超过2亿。短视频在去年下沉市场中收获大量用户流量,而用户红利决定下沉市场是短视频的决胜战场,今年在这方面的优势将逐渐体现。可重点关注传媒行业的相关公司:分众传媒、中信出版、芒果超媒、新经典和三七互娱等。
在生活中我们会把人分为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固定型思维的人觉得很多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并且很难改变的;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恰恰觉得,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化的,用发展和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并认为只有变化才有出路。其实在中国证券市场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投资理念、思路和方式都在变化。所以也需要我们的投资者,更多地具备成长型思维。
面对当下的市场,放开你的思路,或许在2021年中,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