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顾一下3月份第三周的市场数据:
本周指数情况:上证指数下跌了1.4%,振幅是2.57%,深成指下跌了2.09%,振幅是4.42%;
本周行业情况:涨幅最大的行业分别是酒店餐饮、纺织和机场航运,而跌幅最大的行业分别是石油、采掘和煤炭;
本周个股情况:上涨个股2503家,下跌个股1626家;涨幅超过5%的个股783家,而跌幅超过5%的个股314家。
看沪深两地市场的周K线,牛年之后居然出现了罕见的“五连阴”。而类似的情况上一次出现还是在19年4月下旬。面对周五市场的大下跌,市场中有一批人士喊出现“C浪”下跌即将开始;当然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市场在这个位置上面对应3月9日的低点,有构筑“双底”的可能性。在上周初的文章中,笔者对于当下市场的观点一直认为:虽然市场处在短期反弹的过程中,但是整个市场中期底部仍未真正形成。对于市场中存在的各种观点及言论,笔者觉得应该从客观的角度,去分析周五市场下跌的原因以及下跌中的各种现象,这样才能对于整个市场未来的走势有理性地判断。
利用周末的时间,笔者仍然先表明自己对于当下市场的判断:即这个位置上出现所谓“C浪”调整的可能性不大,未来市场出现在这个位置呈现小幅震荡的可能性较大。至于所谓的构筑“双底”,笔者觉得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下周市场的情况再做出判断。
「市场逻辑」
情况一,外因对于未来A股市场的影响会逐步减小
周五市场大幅下跌的外因,还是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上扬有着联系。但是对于这个情况,作为普通投资者需要注意两点:其一,整个市场对于未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上扬是有预期,在市场中所谓的“恐惧”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一旦有些情况是可以预期,往往其对市场影响会逐渐减少;其二,周五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达到了1.72%,但是当晚美股却出现了纳斯达克指数反弹,而道琼斯指数下跌的情况(之前都是反向的)。而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了之前伴随着该收益率的不断上扬,美股中“杀估值”的行情出现了“休整”的迹象。对于A股市场而言,在昨天市场中跌幅最大的板块,并不是那些前期的“高估值”板块,而恰恰是年后“杀估值”行情中表现较为强势的顺周期板块,因此从这种情况来看,即使下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继续上扬,对于整个A股市场的影响正在减小。
情况二,A股市场的自身也不具备大幅下跌的动力
从A股市场基本面的情况来看,目前整个A股的平均市盈率仅在22倍左右,而这个水平明显处在历史中轴的下方。正如笔者前期反复强调的,所谓高估值的风险主要集中在基金前100位的重仓股上面,而这批个股经历了年后五周左右的调整,虽然不能说已经出现阶段性底部,但是起码继续下杀的动能正在减弱;此外今年A股推行全面注册制也是势在必行的,而这更需要A股市场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从A股市场技术面的情况来看,沪指已经回到了去年行情启动点的位置,且这个位置恰恰也是去年7月~12月整个市场箱体震荡的顶端位置,因此这个位置对于整个A股市场存在较强的支撑作用。同时从沪指15分钟和30分钟的K线走势来看,在这个位置上面沪指也出现了短期止跌回升的迹象。因此即使下周初市场还会出现反复震荡的走势,但这个位置上下探的空间也有限。
情况三,“补涨”的主线并没有发生变化
从本周初开始,笔者就不断强调这轮反弹行情的本质是“补涨”,因为在本周市场中活跃的行业板块中,很大部分是围绕着这个主线展开的。其实从本周行业涨跌幅榜的情况,我们就会看见上周表现较为强势的顺周期板块,纷纷出现在跌幅榜前列;而本周涨幅居前的酒店餐饮、纺织和机场航运,恰恰都是在春节后见底,出现补涨的行业及板块。再看周五市场中涨幅居前的板块,除去军工板块是受到消息面刺激外,像中药、农业、纺织和通用设备等板块,也是前期涨幅不大的行业。因此到目前为止,整个市场热点围绕着“补涨”展开的特征并没有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周五市场出现了大幅震荡的走势,相信下周的市场类似的“补涨”特征的行业及板块,还会出现不断活跃的特征。
「热点策略」
下周是整个三月份最后一个完整周,从上文对于整个市场未来走势的判断来看,虽然整个市场不具备大幅杀跌的可能性,但是短期内快速止跌回升的可能性也不大,维持小幅震荡的概率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在操作策略上面仍应该坚持不要盲目追涨,从“补涨”主线中寻找更多低吸的机会。
由于当下很多受疫情影响的行业都处在全面复苏的阶段,接下来在“补涨”主线可以在这些行业中寻找,如酒店旅游、纺织服装等行业。此外考虑到未来市场有通胀的预期,在抗通胀板块中医药板块的调整幅度也是比较大的,可以在创新药和中药板块中寻找低吸的机会。同时对于即将开始披露的一季度,作为普通投资者也可以关注有业绩保障,同时有高成长性的科技板块,如医疗IT、通信、5G等板块的机会。
面对每一次市场的大涨大跌,我们不是盲目地欢喜或者恐惧,而是搞清楚我们值得不值得欢喜和恐惧,同时我们欢喜和恐惧的到底是什么。虽然短期内市场会受到情绪的左右,但是最终市场会修正情绪的影响,走回到自身的规律中去。
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重要的不是他们知道什么,而是他们是否真正明白自己到底不知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