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寡头垄断如何分析商品期货的价格走势?关于这个问题,点掌小编整理一份资料给到大家。
问题的点:为何像PTA行业,说减产保价就能减产保价,两个月前的PTA行业还是死水一滩,利空满屏,供远大于需,为何这一个多月PTA的期货价格变得涨势汹涌?为何突然间利空就消失了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油脂厂,菜粕厂,为何一个月前菜粕的库存突然间就没了,而现在菜粕的库存突然间就都冒出来了?为何豆粕的库存天天喊高,天天增高,但豆粕的期货价格前期一路上涨?
很多人分析商品供求,喜欢从平衡表入手。当然,平衡表是一个商品最根本的供求基本面,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但很多人不能理解,其实平衡表是动态的。我绝对不是讲平衡表没有用。平衡表非常有用,但他仅仅是一个分析工具,而且这个分析工具会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随之变化。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商品,本来**很大,库存比较高,但现货刚开始没涨几天,库存就集体不见了。这些东西平衡表上不会告诉你。我可以把我自己的一点点心得写出来,我喜欢从产业链的结构入手。
假设有这么一个行业A,工业。全国的**厂商基本在10几家。进口成本较高,国内工厂在逐步挤占海外市场,中国制造名不虚传。这个行业有上游,有下游。目前的状况是上游主要是进口原料,下游是庞大而繁杂的行业B,行业B的公司有几百家。
在传统意义上,我们通常认为行业A的上游其实是这根链条的主导行业;在国内行业A显著要强势于行业B;但行业B是整个链条的核心,因为一旦行业B的需求不行了,行业A和上游再强势,也毫无用途。
这里的强势主要体现在行业集中度。
假设现在行业A的几家龙头公司,联合限产保价格,此时我们分析的角度在哪里?
有人想也不想直接否定:这是在作死。
因为行业A的集中度高,所以整个行业想联合限产保价的时候有很多,但还尚未有成功的时候。尤其是上次09年联合保价最终内讧,致使行业A的产品价格一落千丈,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而今还这么干,不是送钱是什么?
但且慢。有几个问题要想想清楚:
1、整个产业的盈亏情况如何?----长期亏损,限产保价时候每吨亏损超过300元;
2、期现关系如何?----期货大幅度贴水;
3、上次保价时候期现关系如何?----期货升水;
4、上次保价失败原因是什么?----现货便宜挺期货猪队友卖期货,甚至买现货卖期货;
5、这次怎么保价?降低开工,维持低开工率,期货盘无法保值(大幅度贴水);
还有很多问题,都是细节。
这里又有一个终极问题:保价的目的是什么?
再深入产业链研究一下,可以发现,原来行业A这次限产保价的几个发起人的大股东竟然都是行业B的大企业。这属于从终端向上游蔓延,由上游进行限产保价。假如A行业领头的几个企业产能下来之后满足自己股东之外就不剩什么产品,那么这个保价是否还是没有希望?行业B的生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当A开始限产保价格,B必然开始时候不接受,但由于开工率下来之后A只需要满足自己的股东生产需求,这样除了协议价之外现货价格必然走高,导致小的B行业企业被淘汰。对的,这是一个产业链条的洗牌。这根本不是A生态的变化,这是整个产业链条发生质的改变。A从一个夹缝行业,变成了强势行业,这也是为什么协议价加工费提高一倍之后,B大多数企业都接受了现实。接受现实意味着可以苟延残喘,不接受现实立刻没货。
当这根产业链条发生如此的变化的时候,会有什么情况产生?首先,现货价格注定在上面,因为开工永远是不够的。现货是缺乏的。期货价格的排列大概率是back,因为两个原因:1、远期开工恢复的预期导致投机空头一路在远月做空;2、对行业B的洗牌预期担忧远期需求发生萎缩也会导致产业客户看空远月;那么大概率这根链条只要维持住这种格局,那么一个最简单的挣钱的办法就是一路买,一路吃现货升水。
这根链条的这种状态会在什么情况下改变?显然在最上游。假如进口原料大幅度下跌,导致海外现货价格崩溃,那么这个保价行为自动终结;其二,期货出现大幅度上涨涨幅远远超过现货导致back变成contango,这样的保价也自动终结,但这种概率不高,除非行业B的人大量涌入期货进行买入套保-----这也是我的建议,行业B的企业应该这么做,尤其是在高back的情况下,等于是在摊薄购买成本。
这就是我的分析思路,从一个大产业链条去观察。核心的问题是:谁主动,谁强势,强势的格局如何形成,强势持续的条件是什么,在格局稳定维持的情况下,什么策略最优选。
我没有说具体的行业,我不过举个例子。
商品市场千变万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切勿刻舟求剑。
油脂市场跟这个也类似。
本篇之外的题外话:
该思路也可以用在股市上。行业的背景是A行业是寡头的原材料上游公司,B行业是苦逼的竞争激烈的中游公司,一般人的投资逻辑一定会看好上游A的公司,因为上游寡头垄断相比上游激烈竞争来说,更容易度过下游行业周期向下的时期。但更具有投资价值的是能够进军上游的下游公司,或是能够进军下游的上游公司,我看好的很多细分行业的冠军公司,很重要的逻辑就是这个,比如神剑、鲁泰、诺普信收购或进军上游,新北洋、海正从上游进军下游,甚至比如鲁泰和诺普信等公司上下游通吃,做全产业链。
细分行业冠军公司想要成为沙漠之花,一定要想办法在同行业中做到更低的成本,所以被动接受上游公司的提价的公司很难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胜出,当然在高竞争低门槛的行业中有更多的公司根本没有能力接受提价带来的亏损,自然会被市场淘汰,这也是为什么低门槛的行业发展到最后往往成了“高门槛”,这也正是沙漠之花公司,隐形冠军公司的真正含义。
想学习更多财经知识,请关注点掌财经直播、微信公众号或点掌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