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财经直播行情分析网-阿牛直播

股票直播视频行情分析

学习炒股票、牛股预测、短线炒股技巧、股票学习视频教程、最新股市消息、股票行情分析
  • 综合
  • 股票
  • 板块
  • 嘉宾
  • 课程
  • 基金
  • 经理
  • 说说
  • 快评
  • 消息
  • 好看
  • 话题

规范高送转比“监管函”更重要

皮海洲 来源:皮海洲 16-12-04 09:37

尽管交易所的问询、关注等“监管函”所揭示的问题堪称“精准”,但最终却丝毫都无助于有关问题的解决,高送转方案实施不实施最终还是由上市公司方面说了算。所以,这种“监管函”的作用甚是有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监管资源的一种浪费

高送转预案遭问询

虽然距离2016年结束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2016年度上市公司高送转题材的炒作市场上已经拉开了序幕。而上市公司又非常善解人意地配合这种炒作,于11月17日晚间由永和智控天龙集团率先拉开了2016年度上市公司高送转预案披露的序幕。随后,瑞和股份山东华鹏北信源优博讯等公司的高送转预案紧接而上。

而伴随着上市公司高送转预案的出台,沪深交易所的“监管函”也是接踵而至。截至11月24日,作为今年高送转“先头部队”的永和智控天龙集团北信源瑞和股份以及山东华鹏均领到了交易所发出的问询函,高送转是否配合减持以及内幕信息的保密情况成为监管层最为关注的内容。比如,对于天龙集团高送转方案,深交所明确问询高比例送转预案是否存在炒作股价并配合大股东减持的意图。又如,对于北信源的高送转预案,深交所要求公司结合上述投资机构近三个月公司股票交易情况,补充说明是否存在炒作“高送转”概念配合机构投资者进行减持的情形。交易所的监管函不可谓不一针见血,直指高送转背后问题的要害。

监管函直指高送转背后问题的要害?


为什么说交易所的监管函直指高送转背后问题的要害呢?笔者不妨以天龙集团为例来加以说明。天龙集团是最早发布高送转预案的公司之一,该公司公布的2016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0.5元(含税)转增15股。该公司的高转增预案之所以引人关注,除了这个“最早发布高送转预案”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11月11日,公司股东刚刚披露减持计划:控股股东冯毅及一致行动人冯华、冯军拟共减持不超2,860万股,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程宇拟减持不超1829万股;公司董事陈铁平拟减持不超23万股。作为公司控股股东的冯毅,一边抛出减持计划,一边提议高送转,这难免让市场浮想联翩。深交所因此问询天龙集团高送转是否存在配合大股东减持意图,自然是一矢中的。

规范高送转比“监管函”更重要

交易所的问询无疑是“精准”的。但这种“精准”问询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却令人质疑。因为对于这种问询,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搪塞了之。比如针对深交所有关“是否存在配合大股东减持意图”的问询,天龙集团在随后对问询函的回复中强调,本次高比例送转预案不存在炒作股价并配合大股东减持意图,大股东减持的主要理由是个人以及公司资金压力,天龙集团同时还自我标榜称:公司信息披露合规。这几乎是答非所问。难道说,这就是深交所问询函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但其效果大约也只能如此。因为从今年中报的情况看,有24家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中推出了拟10送转15以上的高送转预案,其中有14家收到了交易所的关注函。而这些受到关注函的上市公司在搪塞了交易所的问询之后,高送转仍然是一意孤行地推进,无一家公司改弦易辙。因此,尽管交易所的问询、关注等“监管函”所揭示的问题堪称“精准”,但最终却丝毫都无助于有关问题的解决,高送转方案实施不实施最终还是由上市公司方面说了算。所以,这种“监管函”的作用甚是有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监管资源的一种浪费。

规范高送转比“监管函”更重要

所以,对于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更重要的还是要加以规范。虽然说“高送转”作为利润分配与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一种方式,这是上市公司自主决定的事情。对此,监管部门不宜进行过多的干涉。但即便如此,监管部门仍然可以通过发布“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指引”的方式,来对上市公司的“高送转”事宜加以规范。

比比如,规定上市公司送转股比例不得超过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幅度;规定上市公司股价在“高送转”预案发布前有明显异动的,应取消“高送转”;规定实施定向增发不满一年的公司不能“高送转”;同时明确规定在“高送转”方案实施前后,上市公司大股东不得减持股份等。象天龙集团控股股东一边公布减持计划,一边提议高送转这种明显有“自肥”嫌疑的事情更是不允许发生。如此一来,上市公司“高送转”行为也就有章可循,上市公司的高送转行为自然也会规范许多。 

内容如涉及个股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风险自负。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推荐

    点击输入您的评论(文明发言、理性评论,勿发恶意评论,禁止人身攻击)   请勿发任何形式的广告、勿私自建群、发布群号、QQ号或其他联系方式! 请勿向他人索要联系方式。请所有用户小心非官方QQ号,谨防上当受骗!
    

    精品说说更多

      推荐课程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操作风险自担。

        友情链接: 股市大盘 股票投资
        版权所有: 上海点掌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2-2022)
        互联网ICP备案 沪ICP备13044908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0428号 沪ICP证:沪B2-20150089 互联网直播服务企业备案号:201708210015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519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热线:021-31268888 网站安全值班QQ:800800981 举报邮箱: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绑定手机号码,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绑定

        X

        您修改的价格将提交至后台审核审核时间为1个工作日,请耐心等待

        确定 取消
        X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跟帖评论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跟帖评论服务,是指互联网站、应用程序、互动传播平台以及其他具有新闻舆论属性和社会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以发帖、回复、留言、“弹幕”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发表文字、符号、表情、图片、音视频等信息的服务。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的跟帖评论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监督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各类传播平台的跟帖评论服务行为。

        第四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的跟帖评论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报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第五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依法履行以下义务:

        (一)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原则,对注册用户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不得向未认证真实身份信息的用户提供跟帖评论服务。

        (二)建立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三)对新闻信息提供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建立先审后发制度。

        (四)提供“弹幕”方式跟帖评论服务的,应当在同一平台和页面同时提供与之对应的静态版信息内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评论审核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信息,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六)开发跟帖评论信息安全保护和管理技术,创新跟帖评论管理方式,研发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垃圾信息处置能力;及时发现跟帖评论服务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七)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审核编辑队伍,提高审核编辑人员专业素养。

        (八)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和数据支持。

        第六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跟帖评论的服务与管理细则,履行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告知义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明上网教育。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应当严格自律,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公序良俗,不得发布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七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采取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等方式干预舆论。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扰跟帖评论正常秩序,误导公众舆论

        第八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对发布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信息内容的,应当及时采取警示、拒绝发布、删除信息、限制功能、暂停更新直至关闭账号等措施,并保存相关记录。

        第九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分级管理制度,对用户的跟帖评论行为开展信用评估,根据信用等级确定服务范围及功能,对严重失信的用户应列入黑名单,停止对列入黑名单的用户提供服务,并禁止其通过重新注册等方式使用跟帖评论服务。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建立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的信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并定期对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进行信用评估。

        第十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违法信息公众投诉举报制度,设置便捷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置公众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应当及时约谈;跟帖管理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

        第十二条 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请前往个人中心进行实名认证

        立即前往
        请选择打赏数
        • 10牛
        • 30牛
        • 50牛
        • 其它
        砖家也不容易,有你打赏更精彩

        该文章您还未购买,确定要打赏吗?

        付100牛即可查看有谁在踩

        您还未绑定手机号

        请输入手机号码,获取验证码进行手机绑定。

        获取验证码

        您的个人信息将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感谢您的鼓励,点赞之余再留个言吧!
        换一组 换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