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阿牛智投
24-03-01 12:00
这两日,关于量化交易的市场传闻再起,量化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
受1月份微盘股踩踏下跌的影响,多只公募量化产品净值跌幅较大。即使春节之后净值回升,但仍未追回此前的跌幅。
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全市场共有204只公募量化基金,合计规模为893.28亿元。春节之后,大成动态量化配置策略、德邦量化优选、东方量化成长灵活配置等三只基金的回报率均超过了20%。但拉长到今年以来,三只基金仍处于亏损状态。
从单只产品的规模来看,马芳管理的国金量化多因子是唯一一只过百亿的量化主动权益产品,在去年年末达到了101.96亿元。今年以来,该基金回报率为-14.76%。

“其实很多投资者也搞不清公募量化和私募量化的区别,简单来说,虽然都有量化两个字,但是受到持仓限制、风险管理的要求,两者的操作策略可以说大相径庭。当私募产品的动量策略加上DMA杠杆后,会将趋势向上的股票越推越高,股票通常涨得又快又猛。并且一起买买买的市场共识一旦形成,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当价格一旦高到极致时,就很容易在达到一个崩溃的临界点后急速下跌。”中信保诚量化投资部副总监、基金经理韩依凌表示,公募基金的交易通常受到了证监会的严格监管,在风控上尽量做到了相对极致。因此公募量化策略通常不能过度高频率的买卖。一般的公募量化策略调仓的频率大概是一个月一次。当别人在拼速度赚钱时,公募量化采取了更为审慎的策略。又因为公募基金有需要严格管理的可投股票池,对股票市值有一定要求。所以别人在踢“小石头”,公募量化扛着“动量策略”大山在旁边看。“那个时候,在别人疯狂赚钱时,公募量化不被理解的痛,无法形容”,韩依凌袒露心声。
为什么现在觉得公募基金的量化策略好像又行了?韩依凌表示,日前证监会重磅出手的量化交易监管措施,券商的DMA存量资金正在逐步清退,私募量化的极致高频交易被纳入监管,这有助于提升公募的量化交易规范程度,市场对行业的认知也会有所改善,无论是对量化行业,还是整个市场都是相对利好的因素。

扫一扫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