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尔街日报》消息称美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Hellman & Friedman (H&F)宣布将出资30.2亿美金收购智能投顾公司Financial Engines。交易完成后,H&F计划将Financial Engines与公司之前投的传统投顾公司Edelman Financial Services合并。这次合并也被看成是智能投顾与传统投顾业务的又一次结合。
在中国,为什么智能投顾市场似乎还没有这么高调的交易发生?品钛研究院通过回顾中美智能投顾发展史发现,这是因为中美两国智能投顾的发展逻辑不同所导致。
智能投顾首次进入进入公众视线是2008年,那一年Betterment的成立。这项技术最初的目的是,对美国target-date funds(TDFs)内的资产进行再平衡调整。
Target-date fund是美国养老金投资标的中规模很大的一类产品。TDF的管理原则是,在Target date之前(如退休日),投资者更多是以财富增长为目标,这个时间段内,投资者能承担更多的风险从而获得一个可能的高收益;而在Target date之后,资产管理的目的和投资风格则更会以稳健为首要考量因素。
这项技术本身并不新鲜。21世纪初以来,传统的财富管理机构就有在使用自动化软件做投资。但2008年之前,只有财富管理机构有这些技术,所以普通投资者必须聘请一位投资顾问才能使用这项技术。
2008年之后,智能投顾的出现使得投资者可以越过投资顾问,直接接触到这项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所以,美国智能投顾市场成立的逻辑可以大致总结为:智能投顾是平价版的投资顾问,是传统投资顾问业态的替代。
中国智能投顾的发展逻辑和美国不同。智能投顾在中国兴起的这几年,国内甚至还没有成熟的人工投资顾问市场,“销售性质大于顾问性质”也是中国市场上财富管理公司的通病。
在中国,智能投顾不是作为传统投顾替代者的角色存在,而是其本身作为一种技术和投资理念,成为各大金融机构丰富自己业务形态,从而吸引用户的创新型工具。
国内对智能投顾的关注最早始于2016年12月招商银行推出“摩羯智投”,几乎同一时间,浦发银行“财智机器人”上线。那之后,更多商业银行开始尝试智能投顾产品:2017年5月,兴业银行“兴业智投”上线,同年11月工商银行“AI投”上线;12月中信银行智能投顾系统“灰度”上线……还有一些规模稍小的城商行也开始纷纷试水智能投顾。
回过头来看美国的这些大额并购交易,大都由成熟的基金公司或财富管理公司发起,他们把智能投顾业务纳入公司体系内,作为其自有主营业务的补充。而目前中国的智能投顾市场,则多以金融机构的创新型项目为主要活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