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发展,理财投资的覆盖面也逐步向大众靠拢,在股民人数突破2亿人的同时,资管业务总规模也不断创下新高。但随之而来,各种各样的涉金融理财类纠纷数量走高,更甚者,不少投资者还深陷诈骗谜团。
3月14日,北京西城法院发布的《涉金融理财类纠纷审判白皮书(2020—2023)》显示,2023年,西城法院受理的涉金融理财类纠纷案件较2020年增长约40%,各类金融机构都有涉诉,产品类型多。
除去涉金融理财类纠纷,金融“李鬼”也嗅到市场行情回暖的气息,纷纷出没。3月12日,东兴基金发布防诈骗提示称,有不法人士冒用公司名称、标识等假冒公司员工提供非法证券咨询活动。事实上,今年来已有数十家基金公司因遭遇“李鬼”,发布相关提醒。
对此,有从事相关法律咨询的律师告诉时代财经,“从事非法荐股的团伙手段多样,花样百出,投资者要警惕‘内幕消息’,通过官方渠道交易及投资,避免上当受骗。”
我国资产管理业务日渐壮大,金融科技发展也逐步走向成熟,但与此同时,迅速扩容的市场催生了不少行业乱象,也有不少通过技术漏洞、信息差等在投资者人群中收割“韭菜”的团伙。
近期,投资者小李(化名)向时代财经讲述了自己被骗的经过,她提醒大家,“切勿相信高额收益,鬼迷心窍容易掉进陷阱。”
回想自己被骗的经过,小李称自己平时会在微博分享投资心得及看法,一名网友主动在微博上找她聊天。最初的聊天都只是简单股票分享以及生活交流,并未涉及任何利益及相关金钱交易,随后,该网友向小李推荐了一个股票交流群。由于对该网友的信任,小李进了群。
小李进群后,群内一名自称“专家”的网友每天会复盘当日市场行情,并且推荐部分个股。“有的股票涨得不错,有的也一般,现在看来都是随便找的吧,因为很多都是热门股票”,小李说。
经过一段时间地观察,小李跟该群的管理人员沟通频率增多,该人士建议她了解港股及海外市场,理由是“港股很便宜,海外收益高”,并且提供了一个交易软件,声称是“注册在香港的券商”。该人士还向小李发送了一份保密协议。而小李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了解,其在公开平台上查询过该公司,但所获信息不多。
后来,在她打算向该交易软件转钱时,银行还一度来电称“转账金额与日常资金进出不符,请确认转账”。该笔款项退回了银行卡。
小李又第二次尝试转账,页面提示收款账户为涉电信诈骗风险账户。“但我还是转了,现在想起来都是漏洞。我找她(指该团队人员)确认,她告诉我没事,现在想起来,真是太后悔了。”小李很懊恼。
最终,小李被骗金额13万余元。小李说到,“转钱进去后,那个交易软件也不能登陆了,团队人员也把我拉黑了,估计最初的网友都是来骗我的,也给我上了一课,我只想着赚取高额收益,想着钱生钱,人家却想着你的本金。”
对此,时代财经向相关法律人士咨询,对方表示,“该案件确实是诈骗行为,具体涉及的诈骗类型需要核实详细细节,但是从性质上来讲,已经构成诈骗。”
“AI炒股机器人”新骗局
无独有偶,套壳交易软件并非是技术大发展时代的单一案例,骗子的技术也迭代了,“AI智能炒股机器人”也在江湖行骗。
2023年12月21日,上海市公安局在发布会上表示,由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牵头闵行、嘉定等分局,成功侦破假借策略选股软件非法经营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系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6名,涉案金额9200余万元。
上海警方于2023年2月在网络平台发现,多款号称能为投资人实现自动选股交易的APP,但经过核实后,不少相关运营公司都未取得证券投资咨询许可资质,可能存在非法荐股的违法犯罪行为。经查,警方逐步挖出3个以策略选股为幌非法经营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犯罪团伙,并摸清了团伙组织架构。
以上犯罪嫌疑人均已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但与此类似的行骗手段还有很多,包装技术外壳使收取会员费、入会费、软件费等看起来更为可信。
在此,相关律师也建议各位投资者,“近期市场回暖,以上骗术很可能持续迭代,对待交易转账要谨慎,切勿点击陌生链接,通过陌生渠道交易股票等,以防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