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股友们五一快乐!这个假期咱们不谈板块不聊盘面,老毛带大家换个姿势看市场!最近A股总被外围消息牵着走,今天咱们就来场"中美股市大解剖",从骨骼结构看透两国资本市场的DNA差异!记得先点收藏,内容较长,老毛分五期干货视频,为你揭秘中美股市不同的财富密码,以及今后潜在的互动关系!
第一期,我们进行A股、美股的“身材”大起底。
先说体量
美股近6000家上市公司,坐拥超70万亿美元(相当于510多万亿人民币)总市值。而A股5400多家公司,拥有97万亿人民币总市值。所以,论上市公司总数,美股仅比A股多10%;但要论总市值,美股可是A股的5倍多。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数据,美国发展历程中,退市的公司已经多达6000多家,超过了目前在交易的公司,美国的上市机制的确是大门敞开,进出自由,没有门槛,连没有任何业务的壳公司都能设立。特朗普家族的特朗普传媒集团,就是收购一家壳公司改制而来。
体量的优势让美股的资金对全球任何市场都有碾压优势。打个比方,美股某天跌幅2%,市值会跌掉1.4万亿,换算成人民币,A股就要跌掉10%,也就是说,美国的股市流出的资金,哪怕只有他们自身体量的2%,都达到了A股的10%,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美股是一个体重100公斤的成年人,A股的体量只是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这也就是我们要限制北上资金和QFII额度的原因。
粗浅地聊一聊两种体量的成因。美国社会财富150万亿美元,近七成都在股票、基金上,美国人的储蓄率仅有5%左右,钱都去资本市场冲浪了。而中国社会财富100万亿美元左右,房地产占了六成以上。家庭平均储蓄率高达40%以上。中国人的财富都放在房子和存折里,资本市场就少了。一个社会,越是安全,财富配置的风险容忍度就越高。美国本土经过100余年的和平发展,老百姓已经接受了股票市场的波动和风险,更享受了其带来的高额回报,所以美股承载了美国人的主要财富。但是反过来说,A股承载中国社会财富的提升空间是不是很大?
再说贵贱
20多年前,老毛刚刚转为职业投资人时,当时我们上市的,都是嗷嗷待哺的缺钱国企,2000年美股互联网泡沫时期,标普500的的平均市盈率应该在30倍左右,而当时我们的A股平均市盈率60倍。我们的估值的确太贵了,那时候,我们市场充斥的是赌场论很盛行。
经过20多年,老毛最新统计,美股全市场所有股票的平均市盈率23倍,而今天我们大A的全部股票平均市盈率18倍,比美股低了20%以上,而如果用市盈率中值统计,美股全部股票的市盈率中值高达104倍,A股只有58倍。我们便宜程度相当于美股的20%-100%。
从巴菲特指标也可以衡量两国市场的贵贱。24年我国GDP是134.9万亿,相当于18.49万亿美元。老美的GDP是29.2万亿美元。巴菲特认为,股市的总市值应该与GDP相匹配。如果股市市值远超GDP,说明股票价格可能脱离了经济基本面。美股总市值除以GDP是240%,严重超标;而中国A股总市值仅占GDP的70%。即使算上港股、中概股也才90%,但仍远低于美股比例。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美股已经是严重脱离基本面的“空中楼阁”,而A股则是更具有投资潜力的“价值洼地”。只是美股的泡沫没有契机去戳破,而A股的估值没有实力去发掘。
再来说市值结构。
美股上市公司结构呈“金字塔形”,塔尖的苹果、英伟达等“科技七巨头”独揽17万亿美元市值,在美股中市值占比24%。而塔基的小微公司(市值低于20亿美元)4000多家,占67%的数量,却只分得2.5%的蛋糕。
相比之下,A股则更像“纺锤形”,中小市值公司为主。A股头部7家公司总市值15万亿人民币,市值占比14%,有一定集中度,但显著低于美股。腰部20-200亿公司3874家,占A股71%数量;总市值25万亿,为A股贡献了25%的市值。而且,我们A股小市值的股票也是长期跑赢大市值。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美股头部企业市值更具有规模效应,这一方面得益于苹果、微软、英伟达等七巨头通过构建数字生态系统形成超强护城河,主导了全球科技产业链的规则与价值分配。另一方面,美股头部企业,无论是科技还是零售,都是非常国际化的企业,以全球(部分公司除中国以外)为目标市场,因而能做大规模。美股的这些优势都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但也不需妄自菲薄,A股中小企业是分布式的“蚂蚁雄兵”,这就是我们两个市场的鲜明特征,美股要买大,A股要买小。这一点记住了的朋友,记得点赞,转发。
下期,老毛为大家讲解中美上市公司产业结构的大比拼!华尔街之狼到底有多凶猛?我们该如何发挥我们的长处,喜欢的朋友,点关注,不迷路。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