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机构对数字化投顾普遍看好,花旗银行预测至2020年该市场AUM有望突破2.2万亿美元。2015年前后,数字化投顾商业模式被引入中国,与之相关的创业浪潮出现,一年内宣称开展智能投顾的企业数量跃升至50余家。经历几年的发展,市场热潮逐渐扩大,但是受制于金融市场发展基础和政策,企业只能提供基于算法的资产配置建议,很难提供简单便捷的交易,基本上以公募基金作为资产配置的主要标的。
目前,我国的智能投顾产品以所依托的产业领域划分,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以互联网公司为基础的智能投顾创业公司。互联网公司的智能投顾商业模式历史包袱较轻,且思路比较开阔,所以一般以境外资产管理的运作方式移植到境内平台的方式开展。在投资方式和投资标的方面,选择具有较低相关性的大类资产,帮助用户构建AFOIF,实现充分分散风险的目的。
第二类,以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为基础的智能投顾产品。背靠国内银行、基金的强大的零售能力,此类智能投顾产品可谓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但是银行、基金系的智能投顾产品在互联网思维上稍显薄弱,并没有贴合互联网用户的需要。例如银行系智能投顾虽然零售能力较强,但缺少投研能力,在配置能力上较弱;基金系智能投顾虽然投研能力足够,但互联网角度较少,营销色彩较浓,且销售能力欠缺。。在我国,类似基金系智投往往扮演的是卖方营销手段的角色,具有无法规避的利益冲突。第三类,以券商为基础的智能荐股概念“智投”和其他衍生“智投”。智能选股类“智投”是否是真“智能投顾”,一直饱受非议。因为智能投顾是为用户构建一个低成本、低门槛的去中心化FOF,而智能选股很难在分散性上、管理成本上、以及用户的风险偏好匹配上满足大众投资者的要求。很多券商基于其经纪业务的需要,也开发了一些选股工具号称智能投顾,一些智能投顾从业者对此持保留态度。
由于至少三个方面的问题存在,导致这三类智投产品都无法打开市场,进而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这也是最近一两年智能投顾市场经历了一波退潮与蛰伏的原因。
第一,中国智能投顾行业的交易成本高。智投行业投资标的主要是ETF产品。与美国ETF市场规模效应下交易成本低和标准化程度高不同的是,中国的智能投顾公司主要以代销场外基金作为主要的配置方法,其中的损耗非常大。例如,股票型基金或债券型基金,当前场外公募基金的赎回+申购的总周期约为5-8天,而QDII则更是长达10-25天。
第二,中国智能投顾的可选产品少,分散效果有限。国内的公募基金主要是A股的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基于国债、金融债或者企业债的债券型基金,相对来说较为丰富的货币型基金,以及少量的QDII和黄金ETF。分散效果非常有限。
第三,中国智能投顾行业还未摆脱卖方投顾的角色。囿于监管环境和市场特征,国内智能投顾还未能摆脱卖方投顾的角色,存在利益冲突。智能投顾多是沦落为营销工具,而非真正的个人资产管理账户。绝大多数的智能投顾,包括互联网创业公司或银行基金的智能投顾,都是通过销售金融产品,向卖方收费,这在本质上就不可能规避掉利益冲突。以基金销售为例,智能投顾公司通过销售基金,从基金公司收取申购费用分成、赎回费用分成以及管理费用分成,其中申购和赎回是按笔收费,管理费用是按年化收取。此时,智能投顾公司有两种选择,鼓励用户频繁调仓以更大程度转圈申购赎回的手续费,或是鼓励用户长期持有以收取管理费分成。当智能投顾公司发现频繁调仓获取的申购赎回手续费更多时,很难再照顾到用户的长期利益。